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8月21日
经济与法
03

铁夫膏神奇妙用 治风湿成氏祖传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第三门诊部风湿、类风湿、骨质增生专家成锡财、成治安访谈录

在中医风湿病专科临床领域,活跃着一支被誉为“成家军”的医林新星。十多年来,他们已为患者祛除了病痛,受到医学界和各地病患者的瞩目。这支“成家、军”,就是由成锡财、成治安、成乐安、成贵安等成氏父子组成的医林劲旅,以及他们在各地分设的专科门诊。

一成锡财在西安

提起西安市土门丰镐西路92号省中医药研究院第三门诊部风湿病、骨质增生专科应诊的成锡财大夫,知情的人都会说:“成大夫治疗风湿病和骨质增生确实有绝招。”这话不假,一个个患者抱着希望而来,一批批康复者留下微笑而去。这不,刚进风湿科,患者王某就反映真情:我腰腿疼痛多年,四处求医问药,几年来到过几家医院诊断,都说我是得了布氏杆菌病,所以均按此病治疗,结果钱花出去不少,病是越来越重,最后发展到不能下地行走。后来听说省中医药研究院第三门诊部有个成大夫,家人才把我抬到这里,没想到成大夫医术精湛,十三天后就让我站起来了,并能扶着墙行走。成大夫不但医术高,医德也好,为感谢成大夫,他特赠锦旗一面:“华佗再世济世人,根除顽症名长存。”

成锡财是山西省文水县风湿专科医院院长、主治医师。高超的医术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七十年代初,成锡财面对山村群众因患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增生的痛苦面容,他的心底便铺下了一块专攻此症的基石。他凭着执著的追求,凭着一颗火热的心,勇敢地叩开了医学宫殿的大门。

一本本医学古籍、一套套现代医书成了他痴迷的伙伴,他在中医学的瀚海中探索、搏击。他一点一滴地细细咀嚼品味,—句句斟酌推敲,并且在自己和家里人的身上反复作药物试验。为了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成锡财还自费旅行,拜访治疗风湿诸症和骨质增生的高师名流。有时还以患者的身份暗自吸取这方面医术的精华。

实践的大学培养了他,造就了他,使他迈上了成功之路。

成锡财根据风寒湿热,多以虚为主的病理机制,本着“寒则热治”的中医理论,形成了一套热敷、穴位注射、按摩等综合治疗的独特方法,为临床治疗风湿病、骨质增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984年,成锡财创办的风湿医院在文水县诞生了,前往就诊者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患者是从省城一些大医院转来的。这些患者经成医生治疗后,大部分很快康复。

当地沟口乡中学教师王重庆,得了骨质增生症十年了,跑过不少医院,都不见效果,病情日趋加重,每天疼痛难忍,不能坚持教学工作,心情非常沉重。他找到了成锡财医生,经过四个月的疗程,转机终于出现了,他的病得到了好转,使他重返圣洁的讲台。

随着治愈率的增高,找成锡财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是从外地慕名而来。

成锡财为了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康复,他应各地医疗卫生机构的邀请,分别在榆次市、哈尔滨市、沈阳市、海南省、济南市、北京市、天津市等地设立分部或专科,其中天津就有大伙巷、贵州路两处。前往就医者摩肩接踵。到目前为止,已为全国3万多患者去除了病魔。

二不死的顽症

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常见多发病,也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疾病。

据资料显示,我国北方地区是风湿诸症多发区,每10人中就有8个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症状。在现实生活中,无数风湿病患者被病魔缠身,不但饱受熬煎、忧郁、烦躁之痛苦,而且有四肢变畸形,肌肉萎缩,直至行走不得,甚至性命受到严重威胁。至于治疗,千百年来虽然有无数人为之苦苦探索,但一直难于找到“专克”这类疾病的奇药妙方。于是,医学届人士对此类疾病素有“不死的顽症”之称谓。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其定为“疑顽症”。

用“不死的顽症”来给风湿、类风湿病“定性”,实在是太贴切不过了。

山西祁县有一个天资聪慧的小伙子,名叫赵利亮,早在4年前,在游玩时不慎跌伤腿骨。当时经医生正骨治疗,很快治愈。但小利亮万万没有想到骨伤仍在,平常洗澡不注意,受湿冷侵袭,加之穿衣戴帽“删繁就简”,竟然在毫无防备中,被风湿病魔“乘隙而入”。日积月累,突然爆发,疼痛得浑身骨头如裂,尤其双腿不能站立。正在中学就读的他,不得不含泪辍学守家……

既然是“不死的顽症”,又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疑顽症”。那么,任风湿病、类风湿病在人间肆虐无阻吗?不可!人们在向它挑战。其中最勇猛且战果累累的斗士就是成锡财为首的“成家军”。

三、“铁夫膏”传奇

人生的幸福重要的内容之一,莫过于有一健康的躯体。能够剥夺这一幸福的最残忍的恶魔就是疾病。在疾病这个庞大家族中,如果我们把艾滋病、鼠疫、肝炎喻为该家族中的“大杀手”,那么,风湿和类风湿就是这个家族捅向人类健康的“软刀子”。

成氏父子在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中,有他们成家的“拿手好戏”,就是使用“铁夫膏”。“铁夫膏”是成家的专利产品。

说到此膏的诞生和演变,这里边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成氏兄弟之父成锡财原本是个行医之人。十多年前,成老大夫遭受了一场厄运:浑身疼痛、走路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他心里明白,自己已被风湿病缠身。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位对风湿病有所研究的民间老医生。在接受治疗中,他把老医生用的温经、散寒、利节的川乌、秦艽、草乌等药材及其剂量一一暗记在心。治愈后,成老大夫苦读中医理论、特别是有关风湿、类风湿疾病的理论书籍,并结合自身病苦反复研究,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治疗风湿诸症和骨质增生的膏药“一贴灵”。“一贴灵”及一系列综合疗法对风湿诸病的奇特疗效,得到有关部门的认证,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治安、成乐安、成贵安拜师学艺有“近水楼台”之优势。从小跟着父亲学习医术。他们刚刚成年已能对风湿病、类风湿性疾病“代父应诊”。他们为攻克风湿病魔的刻苦钻研精神,三位小大夫绝不亚于其父。但他们是现代青年,更具有学习最新科技成果、掌握各家医疗信息的愿望。他们立志结合现代医疗科学,发扬光大祖传医学。早在1986年,兄弟俩双双南下深圳,到该市罗湖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他们潜心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文明的行医道德,并且把相差千里之遥的南北医治风湿、类风湿疾病的方法反复比较,去粗取精,南北融通,使医治风湿、类风湿疾病的医术更趋于精湛和完善。回到北京后,他们的第一个突破就是参照祖传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疗科学,对“一贴灵”进行改进。

他们依靠医药科学的有关权威性理论,对原来“一贴灵”内的用药品种、成分及剂量,进行了科学的调整,并以他们父亲行医实践经验,大胆地采用一系列的综合疗法。他们根据“风寒湿痹,多以寒虚为主的医学原理,遵循“寒者热治”的原则,首先选用热敷一种;继遵经络学之理,施于穴位注射,然后贴敷膏药,再择病情内服散剂,使药力持久。配合旬灸、按摩、牵引、走罐等综合治疗,热以祛寒、补正扶虚,通经络、适血脉,软坚利节,再据症情给与散药内服,祛淤活血,终于能够医治风湿、类风湿疾病。他们对因风湿、类风湿引起的诸如各种腰、腿、肩、背麻木疼痛、坐骨神经痛、产后中风、半身不遂、胃疼、胃下垂、妇女血寒、乳腺增生、偏正头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病症的治疗,有了较深的造诣。

“铁夫膏”,这是一个凝聚研制者善良愿望和精湛医术的药物。原来“一贴灵”为会么改成“铁夫膏”?据成氏兄弟介绍,“铁夫膏”,其“铁”是刚强之意;“夫”即壮汉之意,患者用此膏后成为身躯健壮之人。

现在回头说祁县那个赵利亮。他在前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在其父亲护理下,走榆次,到太原,登门几家大医院,结果病情不见好转,直到被车拉着送到成氏兄弟的门诊室,贴上“铁夫膏”3天,他可以离开拐仗了。更值得欣喜的,小伙子自从贴上“铁夫膏”之后,精神逐渐恢复正常,食欲大增。

“铁夫膏”内服药本身的作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很多,无论是外用药还是内服药都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微循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成氏是根据人体的差异“异病同时、同病异治”的机理,将“铁夫膏”贴于患处。通过皮肤对药物吸收和药物对皮肤的渗透作用,使药物分子进入病灶,达到治疗之目的;内服药是根据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通过肠胃吸收,参与血液把有效的药物成份引人病处,达到“釜底抽薪”之目的。

石某,男,17岁,自幼体虚加之住房潮湿,不幸得了关节炎,全身关节肌肉疼痛,严重地影响他的正常发育,使他不能正常上学念书,肾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全身肿胀灼热,不敢用手触摸,不敢活动,局部经常出现风湿结节,心率不齐,胸闷憋气,闹得全家人不安,只好带他求医,找到成大夫,外贴“铁夫膏”膏药,内服中药“热痹通胶囊”,半个月后病情大有好转。

四、“成家军”成功之路

“成家军”在攻克风湿顽症的征途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在谈到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治疗机理时,成锡财大夫深切地说:中医认为,气血的正常运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患病多为“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毒邪透过皮肤通过肌肉,深窜入里留于筋骨”、“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总之人体内虚正气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人体虚弱免疫功能差,风寒湿邪侵袭或外伤是发病的诱因。因此根据“经脉畅通,气血乃行”、“治风先治血”,“寒则热治、虚则补之”的理论,首先选用“热敷膏、增效垫”加热的方法,促进血液循环,祛除风寒湿邪,继遵经络学之理,选用不同规格的“铁夫膏”,贴患处舒筋活络,软坚散结,再择其症情之异,予以内服系列胶囊补肝肾、益脾胃、强筋骨、化水湿。该综合疗法热以祛寒、补虚扶正、燥湿健脾、风湿随之而除;软坚利节、湿肾壮阳、蠲瘀生新、骨刺自然消除;调外气血、平衡阴阳身体必然强壮。

十几年来,成锡财和他的“成家军”以精湛的医术屹立于中医之林,并被中国东方文化和中医药大学、全国著名医学专家董建华、施奠邦、陈可冀等教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签名认可为治疗风湿病、骨质增生的绝招专家。其论文《风湿综合疗法》被收入《中国医药荟萃丛书》,成锡财被收入《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其医学成果载人由国际名人出版社出版的《成功之路》一书。“铁夫膏”药物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权。

1994年,成锡财应邀参加了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中医药分会等联合召开的“全国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症人才选聘会”,他被选定为中西结合治疗风湿病专家,并聘请其在北京设立风湿专家门诊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接见了成锡财父子,称他们为“成家军”,鼓励他们为解除更多风湿类病人痛苦再创辉煌。

路,在“成家军”脚下延伸。(辛然)

欢迎患者前来就医,来时可从火车站乘611路汽车到(土门)团结南路下车即到,风湿、骨质增生专科在二楼。也可与成治安大夫联系,办理邮购药品业务。

电话:(029)4237144邮编:710077

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听取成锡财专家汇报工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