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1月15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访日追记 家住平房(散文) 承受生命(散文) 图片新闻 药(小说) 迷惘(小说) 约会(小说) 小草情思(散文诗) 图片新闻 剪纸 图片新闻 母子情深(散文)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承受生命(散文)

文/郭发定

我一直想为我的母亲写点什么,但终未能写成,我总觉得以我太小的年龄,还不能完全理解母亲。现在我年事渐长,对母亲有了更深的理解,就更加觉得母亲的伟大。

母亲二十一岁时,嫁给父亲。但不幸的是奶奶极不喜欢这个儿媳。母亲在嫁给父亲的第二年中秋节,就和父亲一起被奶奶赶了出来。父亲,母亲有了自己的家,但却一无所有。母亲很要强,甚至没要奶奶家的一双筷子,当然奶奶也不会给她。那应该是母亲最凄惨的一个中秋之夜,那个月圆的晚上,父亲和母亲没有欢笑,只有难言的苦和流不出的泪。

为了建立自己的家,父亲和母亲开始了更艰苦的创业,为了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父亲和母亲自己拉土,自己脱坯。那时,哥哥已经出生,母亲正怀着我。母亲就常常是给哥哥喂足奶,哄他睡去后,再拿起铁锨铲土和泥,再长久地弯下腰去脱那一块块的土坯。一天下来,母亲累得精疲力尽,两条腿常常是肿的,母亲连上炕的力气都没有了,每次都是父亲把母亲抱上坑,,然而第二天,母亲又坚强地从坑上爬起来。母亲甚至在生我坐月子的时候,也不停地劳碌着。母亲的能干肯吃苦,除了慢慢建立起一个渐像样的家之外,也带给她一身的病痛。

以后父亲开始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开始独立支撑着家。哥哥和我稍大:一点儿,母亲为了上班就把我锁在屋里。那个大雪的冬日,哥哥和我为了看雪便决定从窗户爬出去。我太小了,弄碎了窗户的玻璃,玻璃划破了我的手,没有人管我们,只有哥哥,我们缩在墙角,哥哥紧攥着我的手。红的血滴在雪白的地上,现在想起来依然那然强烈,那时的冬天真冷,待母亲回来时,哥哥和我都快冻僵了。母亲把我俩紧紧地抱在怀里,母亲哭了。母亲是个坚强的人,在磨难坎坷面前,母亲从未掉寸一滴眼泪,然而这次母亲哭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母亲哭。那一年,我三岁,哥哥也不足五岁。

在我们家境逐渐好转,生活开始平稳下来时,奶奶家又有了新的变故。奶奶在爷爷去世几年后,决定变卖祖屋离开这块土地。母亲认为应该守住祖产,劝奶奶三思。奶奶置之不理。父亲、母亲决定借钱买下应属于自己的祖产。

而令父亲、母亲无法接受的是,奶奶在收了他们的钱之后,却仍然把祖屋卖给别人。奶奶说,父母的那些钱,应是她的养老钱。奶奶去法院立下字据,生不用我的父母养,死不用我的父母葬。我的父母陷入最无奈的沉默。

人生真的无法料卜。在我家几乎和奶奶断了音信多年后,我的奶奶又被姑姑送上门来。奶奶老了。她因胆结石住院了,父母在为奶奶掏了手术费之后,又把奶奶接回家。母亲无言地精心地照顾着奶奶,奶奶爱吃鱼,爱吃包子,母亲便不厌其烦地为她做这做那。母亲是一位极普通的女人。她也常背着奶奶向我们倾诉: “想想你奶奶过去做的那些事,我现在真觉得冤得慌!我不要别的,我只要你奶奶去法院把那个字据撤了!”我们真的无法劝慰母样。是啊,这样对待母亲太不公平了。而更多的时候倒是母亲劝我们: “算啦,你们对奶奶也应好点儿。谁让她那么大岁数了呢?谁让她是你爸爸的妈l妈呢!?”

我在翻检这些旧事的时候,仿佛胸口被什么东西堵着总不能释然。生命真有l轻重吗?我总觉得,生命中我们很轻视的东西,别人也许很看重;别人看得很重的,在我们心里可能不占丝毫分量。于是,我们所面对的只有生命,我们必须承受生命袭来的各种苦乐,荣辱,沉浮。这是我们应从母亲身上汲取的,也是我写此文想告诫自己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