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06日
生活广场
06

四十年婚礼变迁

文/雷养录

从五六十年代到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婚礼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各个时期的婚礼特点,大致如下:

五六十年代。这个时期的婚礼大多热闹而简朴。下班后,一斤糖,一壶茶,几个朋友坐下聊聊,晚上把两张单人床并在一起,就算结了婚。第二天一早仍旧上班。这期间,大多数人没有结婚照,因为当时的结婚证书不需要贴照片。

七十年代中期以前。这是物质匮乏而又思想禁锢的年代,人们不放弃一切机会表明自己的忠诚。此时结婚照上的两人大多身着旧军装,胸佩毛主席像章。他们也请人吃饭,那大多是新人亲自掌勺,约亲朋好友小聚。这时“三转一响”——凤凰自行车,上海牌手表,蜜蜂牌缝纫机和红灯牌收音机,加上“三十六条腿”——双人床、大衣柜、五斗橱、床头柜、吃饭桌和四条板凳,是人们新婚时追求的理想。

八十年代。婚礼的主要形式是请客吃饭。不少人开始以大肆宴请来炫耀自己的财富。一个婚礼甚至有请几百人的。这时的新人开始穿洁白的婚纱拍照,但价格一般在百元左右,人们也开始蜜月旅游。

九十年代初。个人收入逐年增多,各种围绕婚礼的商业机构不断派生,婚礼进入多元化时代。令人萌生浪漫情怀的海底潜水婚礼、跳伞婚礼、滑雪婚礼、植同心树的植树婚礼,各个婚庆公司举办的中式、西式、中西合壁式婚礼,吸引了许许多多的青年。他们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