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莫用奢侈显实力
文/张仁沛
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很看重企业的实力,愿意和有实力的企业打交道。实力强的企业,宾客如云,生意火爆,声誉远播。显然,企业的声誉和实力是很重要的,这是无价的资产,是千金难买的无形资产。为了树立企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很多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地用各种方式去体现自己的实力。很多企业有很多过人的招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也有不少的企业陷入了误区,把搞奢侈当成了体现实力的重要途径。
有的企业不是在生产经营上下功夫,不在管理上动脑筋,不以质优价廉货全和服务好去争取用户,而只是用摆阔气,讲排场,靠奢侈去赢人。他们把门面修得大大的、洋洋的,办公室装修是豪华的、高档的,小汽车是进口的、超豪华的,连在居室附近都专门配置有接待的豪华客厅。用餐非高档酒店不进,山珍海味、美味珍馐一掷千金,陪歌陪舞以尽余兴。可惜的是,这只能满足了少数企业领导人的奢侈欲,却对企业职工无干,于企业的发展无补。特别是有的国有企业尽管亏损一年两年三年甚至四年,但这种奢侈之风,仍没多大收敛。至于有的企业领导,用公款请人写报告文学、拍电视系列片,名为宣传企业实力,扩大企业影响,实为给自己树碑立传,评功摆好,这也是典型的沽名钓誉的奢侈之举。
用摆阔气、比排场、搞奢侈去显示企业的实力,其实并不一定能争取到多少客户。相反,许多客户看了会反感,会产生戒备心而不敢打交道。不三不四的客户,顶多认为这是个没头脑的主,利用你的耍派来蹭你几顿,占点小便宜什么的,嘴一抹,屁股一拍,往往便再不会去找你。到时候,鸡飞蛋打,赔了夫人又折了兵,竹篮打水一场空,做梦成亲空欢喜。更可怕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借机营私,大饱私囊。这种亏了国家、损了企业、败坏了社会风气的做法,实在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