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大香山览胜
文/刘泰荫 马士琦
大香山位于陕西省耀县西北四十五里的庙湾镇境内。三峰耸峙,形似笔架;壁立千仞,葱翠蔚然。三峰高度均在海拔1400米以上,西峰冲霄摩天,居三峰之冠。
大香山,因寺踞山阳,春夏两季,山花烂漫,香气四溢而得名。明代改称三石山,后曾易名天宝峰,至清代起又复称大香山,沿用至今。
大香山寺,初创于苻秦(公338—385年),而兴盛于姚秦(公元384—417年)嗣后,历朝各代屡有废兴。由宋至清相继形成了姚峪村的白雀寺、奕家沟的龙泉寺、苍龙岭上的永善堂、东峰中腰的灵官阁、中峰上的云雀寺、圣果院、奇峰洞西山门外的准提禅院,西峰顶上的同善堂等规模宏大的殿堂景观。不过,在漫长岁月里,所建有毁圮,现存仅有奇峰洞、圣果院、同善堂和中峰之阴的墓塔林了。
奇峰洞主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提起这位菩萨,还有一个美妙动人故事。传说苻秦初年,在北地郡泥阳县的墓坳村,住着一位前燕鲜卑族宗室封王妙庄王,他有三个女儿,幼女叫妙善,天资聪颖,心底善良,但她看破红尘,一心向佛,后因父王逼她招婿,她便毅然出家,苦修十余载,此举感动了佛祖,便让她显化成观音菩萨。
多年后,妙庄王身染重病,必需活人手眼配药治疗,妙善便剜眼剁手为父治病,庄王果然病愈康复,一想起女儿惨状,深感内疚,遂着能工巧匠到奇峰洞为幼女塑一尊“全手全眼”金身像;工匠误将“全”听为“千”,于是奇峰洞才有了“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妙善成佛后,哪里百姓遭难,她即闻风而至,拯危救难,于是民间便有了许多“菩萨灵异”的传说。
如今,我们步入奇峰洞的东山门,绕过藏经楼和客堂,便是与奇峰洞浑然—体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真身殿”,亦即“大悲殿”。殿上悬一横额,兰底金字,上书“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真身殿”十—字。
殿内礼仪齐备,佛坛上是一尊香樟木雕刻,通体贴金的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绕过菩萨像,即入奇峰洞,洞长15米,外阔内狭,状似喇叭,最里面仅可容身二、三人,传言早先此洞与照金镇莲花洞相通,因缘本寺有个叫释崇亮的奇僧,玩猫如虎,他发愿开凿庄王洞,工程艰巨,库银不足,经菩萨点化,深夜进洞取出银子,修成洞府,工峻银罄。有人贪财,也偷偷进洞,结果有去无回,谁也搞不清洞内秘密,只好用石块将洞口封死。
西峰上的同善堂,虽然无法与真身殿比肩,但登临峰巅却可使人体验到攀登华山的滋味。
龙泉寺,在距东峰约三里的樊家沟,峭壁环围,林木葱茏,葛藤缠绕,流泉飞瀑,潭水澄碧,古为祈雨之所,因其原始古朴,佳境天成,如今是消夏避暑的去处。
大香山佛声远播,驰名中外,终年香烟缭绕,钟罄袅袅,每逢农历三月十五、十月十五庙会,僧俗云集,十分热闹,香客中最远的来自东南亚诸国。同时山中有历史遗迹多处,诸如九营寨、唐王洞等,是研究历史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