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27日
生活广场
06

昨日信封成新宠

文/周宁光

从1995年4月1日开始使用邮电部统一规定的“部颁”新标准信封之日起,非标准信封便成了昨日黄花,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也许正是从那时开始,一些独具慧眼者便悄悄成了旧信封的收藏者。

据了解,在统一实施“部颁”标准信封之前,我国信封的主要种类有国际信封、特种挂号信封、中式(即竖写式)信封、航空信封、邮政快件信封和普通信封等,另外还有民间自己制作的信封。大小尺寸不一,形状也各异。由于历史的原因,信封上的图案大多具备时代特征,如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图案,六十年代的学习雷锋,文革中的“最高指示”、红卫兵造反和“样板戏”系列信封,七十年代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还有八十年代的计划生育宣传画等等,不仅展示了时代风采,而且又是令人回味的历史画卷和艺术精品,是很值得品味收藏的。

一般来说,普通信封的左下角大都印着彩色的、黑白的或单色线条组成的山水花鸟、民俗画和风景摄影等艺术作品。而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报刊杂志社使用的信封独具一格,右下角寄件人处一般都印着单位或报刊杂志名的缩写,且多是名人名家的书法,收藏这类信封既收藏了书法精品,又收集了企事业单位名称。特别是一些著名文人留在信封上的手写字迹,更增加了其收藏的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风起云涌,信函成了人们传递商品信息的重要工具,使信封也散发着浓浓商情,有的在信封上印有“致富”格言,有的刊登各类广告,在信封上印着产品标志,前几年一些出版商向全国各地文学爱好者投寄的征稿通知,有的印有未成书的书名,有的印着情诗、警句、格言等等,至于个人自己制做的信封,更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从这些制作出奇创新、情调优雅别致的信封上,足以窥视设计者的用心良苦。但由于不规范,加之邮政改革步步深化,这些不规范的信封已被邮电部门明令禁用,从而也增加了这些信封的神秘色彩,使之成为收藏家的“新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