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1月22日
憩心亭
04

石宝寨

文/吴广升

游船沿长江顺流而下,驶到重庆忠县境内的石宝寨前,已是盛夏一天的中午了。作为如织游人中的一员,我带着盼望已久的心情,去游览象磁铁一样吸引自己不远千里而来的石宝寨。

长江北岸边,一孤峰拔地而起,四壁如削,形似玉印,叫玉印山。如果用滔滔大江水作印油,绿色无边的大地为印纸,玉印山恰似能盖出天下最为奇妙的印章了。一位在路旁摆卖三峡石的老翁告诉我,三峡石又奇又美,你看这玉印山,传说它是女娲炼石补天时遗留下来的一块玉彩石,称为“石宝”。后来有人在玉印山上建楼造寨,人间便有石宝寨了。

清朝康熙年间(约1662年),先人依玉印山之南侧建起一座高56米,12层的楼阁。楼阁一层层叠上去,远看象一座轻依着玉印山的塔。跨入寨门时,我心中升起一种仿佛进入远古年代的莫名感觉。踏着级级而上的木梯,脚步声响得很清脆,余音里,我仿佛听到了300多年前,古人在此修建楼阁时,无数汗水如雨珠般滴落的声音。每一层楼都开有圆形的窗口。沿窗口能看见不同层次的景色,远近高低,虚虚实实,一幅幅地美妙如画一般。越往上攀,你会感到你就是一棵奇树,与楼阁一起生就于危岩的缝隙里,你的生命与山,与楼阁紧紧相连了。登上山顶,视野顿然开阔起来了。

无边的巨川流到这里并不汹涌澎湃,在中午的阳光照射下,白光光的水绕着石宝寨而去,石宝寨成了一只能镇住野马般的长江的宝物了。目送长江远去的远处的群山也隐约于无边的苍茫之中了。山顶上,岩石裸露,烈日下,热气一阵阵涌向我,热得我汗流满面。岩缝里生就的杂树耐热耐旱,无风时,静静地绿得出奇,想象不出在这高高的孤峰上,树根从哪儿吸水?摸摸烫手的岩石,真感到不可思议。我明白了树木因吸了山的灵气才有了这么顽强的生命力,这石宝寨因有了精湛不朽的艺术魅力,才几百年来天下闻名,赢得“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的美称。

在山顶上,游过为纪念三国名将甘宁而建的甘宁寺之后,我从原路下到山脚下了。山脚下有一条用青褐色石板铺砌的小街,从石板被踩磨出的光滑程度看,就能知道这是一条古街了。街两旁,青砖屋黑瓦盖,飞檐形状生动,窗棂装饰古香古色。走在古街上,你会想,这浓浓的古朴气息,莫非也是古老的石宝寨所发?

古街两边,摆满了小摊位,叫卖声不绝于耳。一些摊主用小盆盛水衬托着三峡石在叫卖。奇石大者尺长,小者如拳大,石形奇异,石纹如画,花鸟鱼虫,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站在水盆前久久把玩,惊叹不已。想:这些奇妙的顽石或许就源于灵气十足的石宝寨,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一块块,一颗颗“宝石”就从玉印山上投到长江的怀抱里,经浩浩长江水日复一日的涤荡,才成了大自然精美的宝物,奉献给天下求真寻美的人们。

孤独而不自弃,大美存于天地。石宝寨,果然名不虚传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