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06日
新闻广角
03

众说纷纭话徐良

荐/双龙

著名军旅歌手徐良涉嫌杀人的消息传开后,闻者无不震惊。对于这个12年前的英雄、明星的“裂变”,人们众说纷纭。

西安音乐学院65岁的声乐教授薛明在得知他的得意门生徐良斗殴致人死命的消息后,曾急电北京的学生询问究竟。原来那些曾与徐良过从甚密的校友,这几年来已不大与徐来往了。“徐良有新的圈子”,“他满天飞,要做生意。”薛教授说,他从来教导学生要守得住寂寞,不要没有掌声就受不了;在徐良声名达到巅峰时,他曾这样委婉地奉劝过徐良:“做了名人,再当个普通人,更难。不知他是否知道我话中的含意。英雄的辉煌时期一过,有多少人还能让人记住?徐良,很多年轻人已忘记了他,像他这样敏感的人会受不了。”

北京一位文艺界人士说,徐的出事地点在海淀区某舞厅,“这些年他不大参加演出,一直在社会上‘飘’。”

有消息说,“近几年,徐良对自己的要求不严,纪律松驰,自由散漫,长期不在单位,也不知道他在外面干些什么。”而徐良昔日的同学则明确地说:“我们处得越久,话越不投机,我们是搞专业的,他则满口生意经,什么开饭店,开舞厅,搞卡拉OK包房什么的……”

1987年曾因披露徐良在上海一公益演出中“索要出场费”而被徐良送上法庭、最终败诉的《上海文化艺术报》的总编辑朱士信说,虽然与徐良有那么一层特殊关系,但我还是为他惋惜。我觉得这几年徐良处在一种“失重状态”。战争的硝烟已远逝,和平年代人们对那个年代往往失去记忆。徐良之所以能够成名,也正是那个年代的产物,他是因战争而致残的军人,他是一个大学声乐系的学生,这种种因素赋予他不同于普通战士的传播价值。但是,英雄与时代的关系又像灵魂与肉体的关系。肉体不存,魂之焉附?恐怕现在记着他的还不足当年的十分之一。历史被逐渐忘却,这是规律。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往日的风采,那么它很可能成为一生一世的负担。

西安某军校教官刘彤说,有些英雄人物,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而导致个人悲剧,无法善始善终,原因大概是心理失衡。

某公司职员陈屏则认为,时间会改变一个人的。这事我并不觉得太突然。徐良失去了腿是个大转变,之后又有了那么多荣誉,又是一次大转变。这么多年的沉寂,也算一次大转变吧。这种人生大转变的冲击力,一般人都难以承受的……

无论最后法律对徐良作出怎样的判决,作为曾经是英雄的他,将肯定在一片惋惜声中谢幕。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