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丐帮
文/海燕
深圳特区在发展,特区的乞丐似乎也在“发展”。
在人民桥、东门市场、国贸、国商等商业、金融区,或拦住行人,或沿商店乞讨,如遭训斥,胆大的乞丐还反唇相“辱”。乞丐已很少单兵作战,往往三五成群,前后呼应,相互帮衬、壮胆。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特区之特,除发展经济的政策优惠外,还用铁丝网圈了起来,必须有公安机关填发的特别通行证方可进入。乞丐“一无所有”,冲破铁丝网或在海边淌水而过。
武警广东省第六支队一位湖南籍战士说,乞丐最头痛,罚款没钱;收容,要给碗饭吃。加之蓬头垢面臭烘烘的,谁都不想碰他们一下。城市管理人员也有同感。于是,乞丐就我行我素起来。
在寺庙商店乞讨好发“财”
西丽湖公园的西丽塔下,有一座小庙,游人如织,善男信女不少。即使不信佛的靓女俊男也想在此讨个吉利。于是,乞丐云集在那里。
一次,一个安徽籍乞丐讨得100元港币,又不认识,以为被耍弄,竟出口成“脏”,那同胞以为嫌少,还想掏腰包,被导游阻拦,一时传为笑话。
南头南贸中心一带是南山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有店铺400多家。一个河南籍约70岁左右的老乞丐不足两个小时,即讨到30多元。他上门讨过的店铺,约60%的老板有“表示”。据深圳市有关部门估计:深圳乞丐大多数为安徽、河南、江苏、四川省的农民,分布在南山区大新村、中心公园、福田区岗厦、宝安区一带,少的30多人,多的近千人,已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按原籍相互区分居住,有帮规、帮约、帮主。
尽管丐帮目前没有发现黑社会性质,但丐帮存在的本身已使中国这座最具现代化色彩的城市蒙受羞耻,何况乞丐的增多和帮会的产生及发展终将会威胁深圳经济特区。据悉,特区政府正责成有关部门下决心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