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10日
社会瞭望
02

一位女厂长和一位穷大学生的故事

1997年5月,省假肢中心(原省假肢厂)把延安马家坪做为扶贫对象,厂长尚静茹亲去那里考察,第一个走进的是马军校家,家徒四壁,炕上有席,席上无褥,家有一锅,锅内无米。马军校父母早逝,爷爷80岁,奶奶70岁,二老吃的是菜团米糠。见尚厂长的愕然状,身旁的村民小组长说:“你不要小看,两个老人已供出两个大学生。”他指着菜团米糠继续说:“两个老人把口粮全卖了,全给孙子做了学费,多年来都是这样。”

二位老人拿出马军校的信给尚厂长看,尚厂长把信打开,信的第一句话是:“爷爷奶奶请你们吃口粮食吧……”还没及看第二句话,尚静茹便哗一下,眼泪涌流出来。她不读了,合上信,哽咽着说:“二老好好保养身体,军校上学的所有费用我尚静茹全包了!”

回西安的路上,尚静茹专程赶到延安大学,她找见马军校,说明来意和自己的决定,顺手从兜里掏出仅剩的200元钱,递给马军校,马军校接过钱,浑身在不停地发抖,一旁的校长急忙说:“还不叫声阿姨。”马军校流着泪,浑身抖得更厉害了,嘴里不停地嗫嚅,但始终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几天后,马军校给尚厂长寄来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阿姨,几天来我一直在给你写信,但每提起笔,想起贫寒的家,想起含辛茹苦的爷爷奶奶,想着慈善和无私的你,我总泪不能禁,话不能语……阿姨,是你给了我母爱,是你温暖了我孤单的心……阿姨,是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过去,我发誓在跨出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去拚命地挣钱,去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是你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我要用我的知识,用我的全力报效国家,服务于社会,像你那样去扶助那些贫穷和困难的人……”(翟龙常金留李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