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机制一转活力来
——吴旗县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改革纪实
机制一转活力来。1995年还是很不起眼的吴旗石油公司,在实行了股份制改革以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便令众多的商业企业刮目相看,成为市、县股份制改革的成功范例。1997年,实现税利40万元,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22万元,职工年收入6200元,分别较改制前增长了191%、184%和155%。一举实现了三个增加,即国家税利增加,集体积累增加,个人收入增加。
吴旗县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原属一家小型国营商业企业。1995年前,公司年商品销售额一直排徊在400万元左右,费用水平高达22%,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12万元。1995年,新一届领导班子针对企业面临的窘困,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通过股份制形式,将原来的石油公司改为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中,公司确股总额100万元200股,其中国家股20万元,集体股10万元,个人股70万元。改制后公司留有职工56人,拥有资产485万元。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又将目标放在管理上。他们在建立和完善“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同时,摆正了管人、管事、管物的关系。以“人本管理”为中心,始终将盈利作为目的,靠管理挖潜力,靠管理争效益。全面改革了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建立了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机制,打破了干部职工的身份界限,使一些懂经营,会管理,有开拓精神的职工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并实行了虚职实职化,工作兼职化和“一岗两职”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了经营中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公司还积极寻找给劳动者的分配与劳动者要创造价值的最佳结合点。采取了“以岗,以职定酬与效益紧密挂钩”和“按股分红”的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多劳多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树立了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管理是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公司在全体职工中不断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修订完善了“职工岗位职责”、“财务制度”等20多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广邯钢经验,狠抓了财务、成本管理,堵住费用漏洞,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去年,资金周转8.4次,较1995年加快了3次。节约非生产性费用10多万元,压缩机关工作人员30%。使费用水平逐年下降,去年达到18%,较1995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 (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