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解决纠纷常用的几种法律形式
人们在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民事、经济纠纷。那么纠纷发生后,怎样选择一个最佳的解决途径呢?现介绍四种常用的法律形式供大家参考。
自行和解这是一种简捷有效的解决纠纷的形式。纠纷发生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在不损害自身和他方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有和解的愿望和诚意,各自做出一定的让步后,达成和解(协议)。在一些法律关系简单的民事经济纠纷中,自行和解不失为一种“短平快”的形式。
调解纠纷产生后,当事人虽有和解的意思表示,但由于碍于情面或其他事由都不主动和对方接触,而是希望通过第三方(中介人或中介组织)中介解决的法律形式。调解必须建立在当事人彼此之间有相容利益的基础之上。在诉讼阶段中也会发生调解,但一般意义上的调解是指诉讼外的调解。调解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诉累,也是众多法律服务机构解决争议的有效形式之一。
仲裁仲裁多应用于经济纠纷。当事人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仲裁庭请求裁决的法律形式就是仲裁。仲裁庭的组成和仲裁员资格的确认都是严格按照《仲裁法》的规定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名信赖的仲裁员。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且仲裁是一裁终决的。近年来,仲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扮演着诉讼不可替代的主角。
诉讼俗称“打官司”。当事人为了使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在纠纷发生时提请审判机关加以裁决的法律形式。诉讼是解决民事经济纠纷最主要的途径。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有着独立的执法权和严格的法定程序。通过诉讼,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诉讼是当事人讨得公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直接的法律形式。
现实生活中,各种纠纷随时随地都有发生的可能。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处理好这样那样的纠纷。 (周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