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19日
憩心亭
04

绝招(小说)

文/刘章建

办公室三个人,老张,大林和小王。三张桌成三角形。

三个人都抽烟。每天早晨一上班,三个人总习惯先抽支烟聊天。烟是轮流发,一圈一圈又一圈地抽着,时间就过得特别快。老张烟次,话也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抽着小王或大林扔过来的烟,听他俩神吹。三个人在一块儿坐着,话题就随着烟气顺嘴往外蹦。

昨天下班前,小王和大林为工作的事闹了点矛盾。下班时两个人堵气走了,谁也不理谁。老张看到劝谁都不好,就没作声。心想两个人逗鸡惹狗,明天来一哈哈就过去了

今早八时,三个人鱼贯进了办公室。老张照例先泡好茶端着暖手,等小王或大林散烟开吹。没有动静。大林坐着,茶不泡,烟没拿,翻着昨天的报纸来回看。老张注意到他的目光停留在报缝的“患者福音”上。小王倒摆出自学考试课本,人却坐不住。一会儿在书上划拉几下,一会儿又站起来溜一圈。老张疑惑不解:这是咋啦?就等着大林,小王先开腔。还是没有动静。只有大林翻报纸的“哗哗”声和小王来回走动的“嗞踏——嗞踏”声。

八点半。老张实在忍不住了。“清晨第一口,清香又可口”。可昨天剩下的几颗烟早被老伴没收了,说是“戒了烟和酒,活到九十九。”老张的嘴巴因为没能叼上烟,不住“叭叭”着来回舔,似乎有“嘴巴里淡出鸟来了”的滋味,耳朵也寂寞难耐,素日里听惯了两人闲谝,突然安静下来,耳朵似乎成了多余的摆设。老张的嘴巴和耳朵长时间地憋着,心里忐忑不安起来。他看到大林手里的报纸已撇在一边,左手指头依次在桌面上敲着细微的、零散的鼓点,右手食指在鼻子上嗅了又嗅。那根指头经烟气的熏陶已近似于烟丝的黄色。小王呢,眼睛在书上瞟着,手在兜里摸揣了好几次,却并不掏出来。老张明白了:噢,昨天吵两句,今天就都不好意思先搭腔,真没出息。他想打破僵局,在身上一摸,才想起“烟火早断”,话也就不好出口。

看看快九点了。老张想两人为点芝麻事情顶了牛,何必呢,都在一块儿呆着,谁跟谁呀!就挖空心思想办法调解他俩和好。正巧小王有事出去了。大林忙摸出烟:“来,张师,抽一支。”老张苦笑着接住,显得迫不急待。嘴上却说:“大林,三十几了,还跟小孩一样?!有什么意思。”大林干笑两声,火就伸过来。两个人刚凑一块儿,门外传来脚步声。大林忙把烟丢在烟缸里。想想烟缸昨天刚倒过,又捡出来压在报纸底下。老张先是莫名其妙,继而反应过来,想到自己没带烟,就想着藏了好些。可又没地方藏,只好揣在兜里。刚收拾完,小王就进来了。老张看看小王,觉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却又没想出一个好办法说和大林和小王,竟有些懊悔自己没带烟。屋子里马上又冰冷成一潭冬水。隔一会外面有人喊大林,大林就出去了。小王看门关上,如失负重地掏出烟,讨好地递过来一根。老张有些生气了;怎么回事吗,屁大点事,搞成这样!就摇摇头。小王又让,老张说:“小王,年轻人,火气盛,吵几句嘴过去了就算了,何必再往心里去!”小王似是即非地点点头掏出打火机,烟刚接上火,门一响,大林进来了。小王忙把烟夹在书里,装做没事入一样。空气又绷紧成一根弦。

时间在欢快地跳跃着奔跑。三个人的办公室却越来越冷得令人坐卧不安。突然,老张“哎呀”一声,爬在桌上不动了。大林、小王同时跃起,冲向老张。老张有心脏病,这种情况不是没出现过。·大林扶住老张,冲小王喊:“快,上衣右兜!”小王知道老张随身带有胃药,一摸,摸出一把东西放在桌上,挑出一个小瓶子,倒出几粒药……。两个人

一阵忙乱,老张苏醒了。

几乎同一时刻,三个人都看见桌上摆着三支烟。“轰”一声笑了。于是,三个人又恢复了往日的气氛,三个人的头顶又飘起缕缕清烟,三个人就浸在烟气里友好地说笑。老张望着大林,小王神侃,心里直笑:龟儿子的,害得老子装病一场!

新作点评 这篇小说看似没有意思,细读却颇有思想。其一:都在讨论下岗,为什么下岗?是工厂领导无能产品卖不出去?我看和职工上班在干什么大有关系;其二,老张费尽心思装病调解大林和小王的“矛盾”,确实用心良苦。这番精神力气可贺可嘉。但若老张用此心血在工厂业务上,岂不裨益大矣?用短短千余字以标准的短篇小说的结构和手法写出一个大问题,难道不是“问题小说”的借鉴?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