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火化场利用丧属失亲悲痛的心情和不愿与其计较的心态,乘机弄出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
大发死人财的活人们
文/肖琳益 王智勋
目前,为死人提供的“白色服务”日渐兴盛,寿衣店、花圈店、棺材铺、墓碑场、喇叭乐队、冥品商品……样样俱全,应有尽有,丧事服务呈现出“一条龙”服务式的产业化趋势。
人有生有死,这是无可回避的自然规律,举行一定形式的葬礼,表达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乃人之常情。然而,那曾经偃旗息鼓的巫婆神汉又重操旧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充当起丧轿,就不能不说它出格了。
畸形的丧葬消费,吸引着一批批“淘金者”。巫婆神汉们为丧葬的奢侈推波助澜。
苏北某镇的“阴阳先生”王某,从事阴阳业已有40多年。看阴宅、定乾坤、念佛经、走道场样样在行,加上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成为当地独一无二的“德高望重”之人。谁家有人去世,生者头等大事就是去请这位“救世主”。对王某的光临,生者往往受宠若惊,不敢有半点怠慢,并任其摆布。王某说“风水宝地”在哪里,立即就有人去挖坑打墓;说要大红公鸡“驱邪”,马上就有人从鸡窝里逮来;死者穿什么、穿多少,甚至何时下葬,墓头偏东偏西都由王某说了算。据了解,王某生意很是红火,每送一位逝者,要收取“引路费”、“超度费”等等200元左右。目前,王某年事已高,为使其阴阳术“发扬光大”,膝下已收有4个徒弟。
紧跟“阴阳先生”之后,大发死人财的要算丧品专卖店的老板了。
某镇一丧品专卖店经营品种齐全,香蜡、纸钱、花圈、要多少有多少,光店里库存的纸钱就达9000万亿元,这些有的是几十元钱一本面值百万上亿元的“冥都银行”现钞;纸糊的现代化音响、冰箱、彩电、组合家具以及高楼大厦应有尽有。据店老板透露,这些“家具”、“电器”很好卖,有时还脱销呢。殡葬用品专卖店出售价值百元至千元上的骨灰盒,500元以上的寿衣,大获暴利。
近年来,一些丧户在坟墓建造上攀比斗富,冒出了不少建造讲究、式样翻新的“别墅坟。”、“椅子坟”,这就为许多建筑工匠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和挣钱的渠道。为活人建墓也趋繁荣。湖南省某县部分干部群众争“祖业”、占“龙脉”,大肆为活人建墓。有人统计,该县自1987年以来,共建“活人墓”5000余座,占地150亩,耗资80多万元。
1992年,贵州遵义市某银行更是离谱,竟动用8万余元业务发展基金为50名活着的职工购买墓穴。
在温州地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和豪华别致的墓冢宗祠竞相崛起;广州市郊,多条公路边都是连片的坟墓,似有坟墓包围城市之势……
某县农村部分农民办理丧事时,向死者棺材里撒钱,在送葬路上扔钱,名叫“铺金盖银搭银桥”。办理一次丧事要耗掉硬币数十元。有人对1000户农民作了调查,估计把硬币当作陪葬品埋入地下的数额达4570元。
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仅我国农村每年为死人办丧事的耗资就达70亿元以上,加上城里人的消耗,将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现今农村,为死人奏乐的“吹鼓手”很是吃香,为了谋此职业加入唢呐队,往往要请客送礼“走后门”。据调查,川北镇已有专为死人服务的唢呐队6个,有吹鼓手30多人,其中,初、高中生占40%。这些人员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操作工具既有喇叭铜锣,又有现代化的电声乐器;表演形式既有吹吹打打,又有歌舞小品;有的鼓乐队成员还统一着装,颇具职业化色彩。
推行遗体火化是我国殡葬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宗旨在于移风易俗、减轻丧户经济负担。可是现在有的火化场利用丧属在悲痛的心情下不愿与其计较的心态,乘机弄出一些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徒增丧户负担。诸如整容费、花圈费、红布费、吊唁费、哀乐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安息卡费、火化工的辛苦费等等。一般少则要化千余元,多则两千多元甚至更高。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现有的十几亿亩耕地中,有5000万亩已被死人的坟头占去,尽管每年各地都有“平掉坟头”的报道,但有的平掉不久又被恢复起来。
目前我国直接从事“白色产业”的约有180多万人,因为此行业有暴利可图,所以呈现出有增无减之势。我国每年死亡人数已经超过700万,由此产生的丧葬奢侈之风,是一个急需认真考虑和对待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