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04日
头版
01

这位可敬的读者,你在哪里?

一只大白纸信封飞到了报社,飞到了总编辑的案头。总编同志不禁感佩地自言自语:“多么可敬的读者!”随后,他拿着那个信封,拿着寄来的几乎每篇文章都有点评的报纸,让副总编看,让编辑记者看,并深情地感叹:“唉,就是不知这位同志是哪的,真想见见这位朋友,表表咱的谢意,当面听听人家的指教。”

这情景像电影里的一幕,已在报社编辑部里重演多次了。同志们一见总编拿着那样的信封和报纸进来,就由衷地赞叹:“我们不知名的朋友又送厚礼来了!”

从四月初起,每隔一个星期左右,报社就会收到写有“总编辑同志收”字样的白色信件。那信封里面装有三四张前几天的本报,差不多对每篇文章都写有批语,或赞扬,或批评,或质疑,或指正,既有殷切希望,又有忠恳建议。言简意赅,准确犀利。对一些针贬时弊的文章,会欢呼:“好文章,真解馋,有关领导能看到就好了!”对一些长而空的文章,会大喊:“又臭又长,不会有几个读者,干脆打住!”……所有这些,让报社同仁深切地感到了读者对报纸的关心和期望,它鞭策激励着大家进一步去把报纸办好!

但是,大家不知道这样热心读者是什么人,住什么地方。他每次在信封落款处只写着“本市”两字。听总编讲,他记得曾有一张报纸眉批上写过“我是一个离休老干部,一个老通讯员,本报的忠实读者”的话,之后,再没有过什么个人情况披露。

这位老同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很想见到你,想向你这位“真心爱护本报,从不想要回报”的最好读者表达我们发自心底的敬意。我们不知道你家离邮局远不,您到邮局寄信方便不?你花那么多邮费,经济上有无问题?我们对你的关心即深切感佩,又十分不安,只怕给你增加负担,增添麻烦。我们怎样才能补偿您的深情厚意呢?

要办好一张报不容易,不仅需要报社同仁呕心沥血的求索奋斗,也需要作者读者的关心支持共同努力。当今各行各业竞争都很激烈,报纸的竞争更是达到了白热化,读者买帐不买帐直接关系到一个报纸的生死存亡。在此情况下,我们更需要读者的参与,更看重读者的批评指导,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再一次衷心地说声:感谢您!并盼望能与您及早见面。请您来个电话,或在下次来信时,注明您的住址,我们一定去看望您!

本报记者夏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