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饱经沧桑,受尽磨难,历尽人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自然多了宽容,能以善意去宽待那些有着多种缺点的人们。
人过五十
/文陈文野
人过五十,像位挑夫终于登上山顶,可以卸下担子喘口气了。回望人生,自然少不了些许感慨,但此时心静如水,以一颗平常的心来看待生活,仿佛人生是从五十岁才开始的。
五十而知天命。孔老夫子的教化是否意味人到了这个阶段,对生命对生活对世态的看法是通透、彻底的,亦如白马寺殿内的造像,双目欲睁似闭,神气超脱,承受压力过的如释重负,阅尽世态炎凉后的睿智宽厚,更显出人生灵气造化后的乐观豁达。这时少了张狂,少了争斗,少了人欲,往日的恩恩怨怨,磕磕碰碰,俱已成为过眼云烟。如果精力允许,你所从事的正是你的兴趣所在,而不是在费时间去干自己不喜欢或不情愿的事。诸如晚上不再熬夜,赴宴不再豪饮,不会因为某种需要而装出笑脸或违心地去赞同他人,更不去为某种表象与形式陷入怪圈不能自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闲时也下棋,兴致来了也跳舞,甚或少不了搀着老伴的胳膊上街过马路转时兴商店,全不在乎年轻人怎么看。
五十岁以上的人基本上和共和国同龄,多是历史上曾有理想的一代人,是以自律、忍辱负重、清教徒式的刻苦撑持过一个多难笨拙的社会。而今象啼血的杜鹃,虽退下来,却忘不了忠告: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附权势者凄凉万古。
人过五十,并不都是从岗位上退下。有的人作了科长、部长,气派却是局长、省长,纵然是向几个属下吩咐一件事,也象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讲话。对他的居高临下,人们不必在意,也许他真的认为他应该那样去做。他们有的人说话总是印刷体,不论会上发言,还是会后谈话,总是那么一成不变。人们不必强求他说心里话,也许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话,他们心里是空的。
人过五十,历尽沧桑,受尽磨难,阅尽人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自然多了宽容。与其说是他们的人生体验,不如说是一匹识途老马的判断。因为,一个不懂得对别人宽容的人,会因为把生命的弦绷得太紧而伤痕累累抑或断裂。宽容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去融别人心田中的冰雪成潺潺的细流:宽容也似一把伞,当流言与自责的靡雨不期而降时,请撑起宽容这把伞去抵挡那些有害的侵蚀,去自慰焦灼疲惫的心灵。宽容就是常以善意去宽待那些有着多种缺点的人们。孔子说:“智者乐水”。因为水的品质是宽容之极致了!
人过五十,相对来说又是一个“多事之秋”。正处于事业颠峰状态却英年早逝并不少见。给“白发送黑发”的现象添上了沉重的一笔。人们不禁要问,五十岁上下,为什么这么脆弱?为什么这么易折?理由显而易见。人过中年,机体退化,免疫力下降,“正不压邪”,致使各种蕴积的隐藏的疾病露头。如果再不注意自我保健,或受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就可招致突变。有感于长河落日时光流逝而拼命抢占日月者,有正为升“正处”不顺而郁闷者,有为凑高职所要学术著作而拼命者,当然更多的是工作、生活负担沉重不堪重负者。结果呢?生命成为了代价!
当然,社会的历史的因素也不可忽视。这个年龄段是这样一群:经历坎坷,生活拮据,负担沉重。他们对职称、著作视若生命;他们勤奋却不会休息、消遣;对社会中的各种不合理现象愤怒却无可奈何。尤其是前些年身强体壮没赶上挣钱时运,最近几年又面对各种竞争,面对“下海”的浮动感到力不从心而烦躁、压抑。如此种种的不和谐集于一己之身,形成一种潜在的压力,使得他们的身心都处于一种精疲力竭的状态,不得延年。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丢失生命更易导致事业中途夭折。爱惜生命,只有这样才可能再度辉煌。历史对你们不够公正,但失去的耽误的很难追回。索性抛开它们,微笑面对人生。如果“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还是先要健康,其他的随他去吧。永远保持开朗的心态,善待自己,度过这个门坎,人才真正感到,生活是多么的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