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一代来说,她们需要的不只是太优越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奋进
给孩子什么?
文/岩峰
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留给其后人一副对联,上联为“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下联为“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在现实社会上、特别是家庭中则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再穷不能穷孩子。”这话粗看似乎没错,而细细推敲却不见得有益于孩子的成长进取。
古语说得好,与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每个当父母的都是用“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态度来尽力为子女创造优厚宽松的物质环境,尽各种努力来满足子女的物质欲望:“小皇帝”尚未学会说话但却过了“摆烛庆寿”的生日;“压岁钱”随着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地翻筋斗;上中学便“拿谱”请女同学吃饭、约会、下舞厅……孩子们的确是不穷了,然而,孩子身上该有的纯真、朴实、艰苦进取的精神,也逐渐的被浮华虚荣、贪图享受所取代。
家贫出栋梁,富门多纨绔。物质生活贫乏一点,也许更能激发孩子们穷则思变的信念,培养孩子刻苦进取的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下一代来说,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太优越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卜的奋进。“富之教子,须是重道;贫之教子,须是守节”。如果将“薄德才而重钱财”传授给下一代,那么很可能会导致他们的颓唐与堕落。只有将“薄钱财而重德才”注满下一代的心灵,他们的人生之旅才不会偏离轨道,这个社会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