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30日
头版
01

给飞机看病的“大夫”

柳江河张弟布李利

许多人坐过飞机,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为了保证飞机安全正点飞行,地面维修人员的艰辛呢?前不久,我们采访了西北航空公司维修基地航线部。

维修基地,实际上就是飞机医院。而维修人员则是大夫。当一架飞机徐徐降落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此时的维修人员已出动了。他们按惯例,根据飞机停留的时间,做出短停、航前、航后的检查决定。检查程序少则一百多项,多则几百项,大体分“内科”——电子系统,“外科”——机械系统,来不得半点马虎。他们有句口号:宁可空检千次,不可漏检一次。稍有疏忽,飞机带“病”上天,后果不堪设想。

前不久,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57客机过站短停,魏培富在检查中,发现客机的起落架右后主轮偏斜。他凭着过硬的技术确诊为:这架飞机有“病”,不能放飞。南航维修人员拆下机轮轴发现,轮轴断裂,铜衬套也有裂纹。如果这架飞机起飞,将会引起严重后果。为此,南航还专门发来电报,要求对魏培富进行表扬。

一架A320飞机才来一个星期,机组人员就反映:4号扰流板有问题。这个部位关系到飞机的刹车功能。维修人员对该机上10个扰流板反复检查对比、测算,发现是飞机本身在安装过程中的不合理,并查出症结在线路上。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在第二天早6时排完故障,飞机8点准时起飞。类似这样查排故障,还有很多、很多……据统计,四年来,西北航已安全飞行二十多万小时,维修人员功不可没。

维修飞机是件苦差事,尤其是夏天,地表温度有时高达50多度。光秃秃的停机坪,连个遮掩的去处也没有,有时热得人透不过气来。如果是维修刚停机的发动机,那就更是热上加热,维修人员浑身上下汗水如雨,他们风趣地说:要洗桑拿浴,就来这里,一切免费。

如果说累,举几件事就可证明。有名职工曾穿上一双带有纪录器的鞋,从航后维修开始到下班,纪录器上显示是36公里。那么他们一个月、一年又要走多少公里呢?

在客运车间采访,发现工人有几大特点:耳朵背,因飞机发动机声音太大造成的。嗓门大,发动机一启动,工人们形容其声音是震天动地、撕心裂肺。双方交谈,扯着嗓门喊不说,还要比划手势。晚上精神、白天糊涂,飞机大都是白天飞行,晚上进港检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人们的生物钟也被颠倒了,有人戏称他们是“夜猫子”、“夜战军”。胃不好,腰有病,一旦工作起来经常是废寝忘食,不能按时吃饭。为了赶时间,有时吃饭也是狼吞虎咽。健忘的人,还真有记不得吃下去的饭是什么味。常常弯腰劳作,腰能不生病吗。

图为维修人员连夜抢修飞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