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向管理、竞赛、设备、技术要效益的选矿一车闻
车间主任:齐延海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韩宗科副主任:刘新生栾宏伟
选矿一车间在矿新领导班子上任后,发扬优良作风,不断创新,及时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向设备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益”的口号,并结合车间实际,进一步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管理方面,他们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将矿部下达的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工段、班组和个人,把职工收入与生产指标及生产成本挂钩,实行多劳多得,多节约多得,打破了大锅饭,拉开了工资分配档次。在降成本方面,他们根据工种不同,制定了详细的材料成本消耗定额,大到备品备件,小到一个螺丝钉、一把绵纱,都实行定额限量发放,当月成本定额超出部分从工资中扣除,节余部分给予奖励,现在车间每位职工心里都有一本成本帐,并已养成了节约材料的好习惯。今年上半年车间成本单耗比去年同期降低近8%。
车间生产靠的是设备。在设备管理方面,车间坚持操作工和维修工相结合的设备巡检查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状态良好,高效运转,并建立设备维护、检修档案,定期安排计划检修,检修时将任务责任到人,保证了检修质量,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设备运转率,今年上半年磨浮设备运转率比去年同期提高3%。同时加强对设备的革新、改造工作,先后对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振动筛、过滤机等进行改造,提高了设备效率,节约了备件消耗,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余万元;对球磨机采用了专利新技术改造后,每天处理能力比原来增加30%,在不增加人员和大的材料消耗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了黄金产量,降低了成本费用。
在技术管理方面,车间注意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经常给职工上技术课,印发技术学习资料,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对碎矿系统各破碎设备的间隙经常进行测定和调整,使其保持最佳状态,实现高效运转;对磨浮系统定期进行流程考察,根据矿石性质变化及时调整技术操作参数,把磨矿浓细度、浮选药剂用量等参数调整到最佳值。今年上半年在处理矿量一再增加,而浮选设备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选矿回收率指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了较大的提高,总回收率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多产出效益30余万元。
开展劳动竞赛是该车间的优良传统,1991年以来,车间先后荣获陕西省脉金矿山选矿厂红旗竞赛第一名、陕西省“八?五”立功竞赛先锋班、陕西省先进集体,1996年被陕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八?五”立功竞赛标兵集体,1997年又被授予跨世纪立功竞赛标兵集体等荣誉称号。今年以来,他们先后又开展了破矿量单项竞赛,磨浮班组单项夺标赛,个人指标插旗竞赛,红旗设备竞赛,节能降耗竞赛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热情,使车间各项指标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目前,车间风气正,凝聚力强,上上下下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车间党支部现有11名党员,个个都是生产骨干,今年又有6人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个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正在选矿一车间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