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17日
劳动者
03

踏尽坎坷成坦途

——商州下岗女工李丹霞再就业的故事

今年27岁的李丹霞,是陕南商州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她历经曲折,走出困惑,为这多彩的生活增添了亮色,令许多下岗姐妹们赞叹不已。

10年前,一场人生不幸降临到丹霞身上,正值中年的父亲病故,把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少女丹霞抛进悲痛的深渊。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身为长女的她初中毕业就顶替父亲进了商州城,在市废品回收公司当了一名职工。

人们以为李丹霞的人生之路从此会平坦了,然而,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玩笑。没几年,废品回收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995年9月,丹霞下岗了。

一家三口,仅凭丈夫当时每月150元的工资,生活本来就难以维持,何况孩子还在患病,要根治光手术费就得两三万元。今后可怎么办呀?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眼睛哭得红红的,好长时间都怕见熟人。

与其在焦虑困惑中度日如年,不如走向社会寻觅人生的机遇。她通过看电视,读报纸认识改革的形势,在商州大街小巷行走,注意打听观察其他下岗职工如何再就业,进城经商的农民如何}站稳脚根,把生意做好。这年年底,她耐心说服丈夫,征得丈夫同意后,自己借了5000元在文卫路开了一个小小的副食商店,开始还能凑合,可春节一过,淡季来临,无法再维持,只得关门。

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别人的一句话有时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天,丹霞买回来一瓶飘柔洗发水,可用过之后头发既不飘也不柔,且难以梳理。这显然是假货!去找经销店理论,店主不但不道歉,还和她吵了一架,末了还说:“如今就是这真真假假。反正经销店不是工厂,你有真本事开个保证不卖假货的店来。”

一句讥讽的话语,如一猛掌,击在头部,使丹霞头晕目眩。她不知自己是怎样走回家的。终于,她又一次从痛苦中挣扎出来,暗下决心非照着那个店主说的话去做不可。她花了整整三天时间,对商州城内的化妆品经销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化妆品大多由商场、经销店兼营,且进货渠道多,卖价不一,消费者往往买不到货真价实的商品。这么大的商州城,化妆品专卖店稀少,远远不能满足需求。1996年初夏,丹霞毅然贷款2万元,在文卫路办起了第一家个体批零日化专卖店。她要为商州城群众的生活再添亮色。

店办起来,她首先把好进货关,保证质量。并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和低廉的利润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小店开张以来,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并且售出的化妆品,无一退货。

成功的喜悦给丹霞增添了大干的信心,到1997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丹霞又先后在北新街中段、东段开了两处分店,招聘了4名下岗职工,生意越做越红火。

如今许多下岗女工向她取经,她绽开美丽的笑容对姐妹们说:“下岗不可怕,有志气就会有办法,就会有出路!”(温泉单颖)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