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25日
生活广场
02

教孩子自立

□文/培根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其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孩子长大后才能自立。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不依靠父亲的权势,而是自己谋生,自己找工作。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孩子很小时就着力培养其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

在日本,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到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