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入秋需防哪些病?
□文/水淼
人秋之后,天气由热转凉,昼夜之间温差增大,也是发病较多的时节。因此,人们在秋季一定要注意保健,做到防病于未然。
秋季,是慢性支气管炎高发期。有旧疾复发者,也有因着凉而新患者。此类病人少则一二周,多则经月不愈。有旧疾者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最好戒烟戒酒,以防复发。正常人也应适时增减衣服,以防受凉而致病。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这时哮喘病最易复发。该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因此,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尽量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
秋季气温下降,人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激素等分泌增多,对原有胃溃疡等胃部疾患者大为不利。另外,秋季由于阳气弱阴气长,肠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人,导致肠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腹部保暖,多参加一些锻炼活动,以改善肠胃的血液循环,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吃东西要定量、定时,少吃冷饮和瓜果,避免过热、过硬、过辣,以防加重胃疾。
由于秋季天气渐凉,不少人早早就添加许多衣服,唯恐伤风感冒,许多孩子因而易患“热伤风”。这些孩子既鼻涕直流,又大汗淋漓,往往反复感冒首尾不断,这是衣服加得太多的缘故。常言说“春捂秋凉”,“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因为人体体温调节是靠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与扩张来实现的,如果不急于多加衣服,让机体逐渐适应环境,就能减少伤风感冒的发生。但这并不是说不要给孩子加衣服,而一味地去追求“凉”,问题是要加得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