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小老板”归队
赵金宝、何宁、张斌三人是铁一局机筑处四队的汽车司机,前两年单位任务不足,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他们积极主动要求下了岗。在回到家乡的最初日子,亲人们不理解,他们也曾彷徨、苦恼过,面对生存的压力和窘迫,他们开始到市场中寻出路求发展。
何宁的家在丹凤县资峪乡,经过考察他在镇上办起了便民小吃部,并兼营烟酒。很快,他就以诚实待客、物美价廉赢得了顾客,生意越做越红火;回到富平老家的赵金宝,一开始并不那么如意,他曾给个体老板开过车,也与朋友合伙做过生意,都不理想。后来,他筹资办起了露天舞厅,收入才逐渐丰厚起来;而张斌则在家乡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买车跑起了运输。精心经营下,他成了这一带远近闻名的运输专业户。正当三个人都有大的发展时,接到了单位上归队参建神延线的通知。虽然三人经过思考,决心赶回单位参加铁路建设,但说服亲人却很难。张斌此时正是运输货源充足、挣钱的大好时机,千辛万苦赚钱买的车再卖出去实在可惜,尽管他软说硬劝地做工作,家里人仍想不通。张斌对家人说:“在家虽说每天可挣百儿八十的,而在单位,我干一天可创产值一两千元。企业富裕了,咱还用愁吗?再说,我开车的技术,是单位培养出来的,这时正是我出力的时机。”于是,他委托朋友把车卖了,自己早早赶回了单位。再说生意兴隆的何宁,正准备扩大门面,可他想到眼下正是铁路大上的时机,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也离不开单位这么多年的培养。于是,他果断地盘掉了苦心经营起来的饭店和商店,直接去神延线单位所在地报到。赵金宝的舞厅开业不足三个月,虽说收入还可以,但投入的本金还没有完全收回,如果这时盘出去,肯定赔本,妻子竭力反对,但终拗不过决心已定的赵宝金。
三位小老板归队了,他们这种心系新线建设,不计个人利益得失的行为,正是铁路工人精神魂魄的体现。
(王章友贾玉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