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国外再就业模式
美国式提高型:让失业者通过学习(以电脑为主课)提高其技能或开辟新的行业,使其在新岗位上大展才华。
日本式消化型:日本把再就业负担放在中小企业“主渠道”上。政府主管部门对中小企业经营和发展状况时刻关注,随时给予指导和扶持,让中小企业正常运转,使失业人员得以“消化”。
法国式增岗型:从1983年起,法国把每周工作减少35%,各部门执行每周38小时工作制。这一措施增加了近100万个就业机会。
瑞士式自主型:瑞士政府千方百计倡导企业的富余人员自愿组织起来,筹建各种经济实体,有关的管理部门在办理开业手续时予以优先和简化。
俄国式托管型:俄国的失业职工由政府采取不脱离本系统行业的办法,交给各系统各行业的主管部门的“托管中心”,负责他们的劳动关系及享受的“福利待遇”。
英国式导向型:英国的就业服务机关已形成网络化,将全国就业服务总局、市区就业服务局和社区就业服务分局立体交叉地组织成一个系统。再就业者每隔两周可到各局新办的职业介绍所重新登记一次,以便及时反映个人求职愿望。在职业介绍所,求职者还将被告知诸如失业救济金的获取、收入保障补助、培训与就业的建设、最新工作岗位等信息。
韩国式工转农型:韩国对再就业有过许多优惠政策,但自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以来,许多小企业纷纷倒闭。为此,政府又出台了“工转农”奖励办法,鼓励下岗工人积极回乡务农,在土地、资金、种子、技术、化肥、税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如今韩国下岗者的择业观已发生巨变,许多人返乡、下乡,兴办农场、种植园、果园和发展养殖业,均获良好收益。(樊振忠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