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讲孝道
□文/王真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要花费多少心血!到办婚娶大事,父母无私奉献出多年的积蓄,让出好房当新房的也不罕见。有的还要揽过抚养第三代的“义务”。中国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是举世公认的。
父母爱子女是天性,是义务;子女孝敬父母也是理所当然。孔子日:“百善孝为先。”几千年来,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凡是孝敬父母的,都受到社会的赞扬,凡是不孝敬父母甚至虐待父母的,都为世人所不齿。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共同的美德。孝,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之一,是精华,而不是糟粕,永远不会过时。不管时代怎样变革,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不能丢。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子女孝的观念淡薄了,刮老、啃老、虐待老人的现象又屡见不鲜。不少子女婚前靠父母抚养,结婚靠父母操办,婚后有了子女仍然靠父母侍候。但他们却很少为父母做点什么,甚至在父母无法帮助他们时,竟弃父母于不顾。父母卧病在床不闻不问者有之,父母去世后兄弟姐妹因办后事互相推诿者亦有之。古人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子女的,不知回报辛劳的父母,能不令人心寒吗?能不受到社会的谴责吗?
孝,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对抚育其成长的父母都没有孝心,是不可能对人民奉献爱心的,也不会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和民族兴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