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请“听听少年心底梦”
□文/育成
参观“听听少年心底梦”沪港少年文化创意展览,发现两地少年的获奖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实在发人深思。
上海初中组三等奖作品是“身不由己”。画中的孩子的手被母亲手中的长线操纵着,学画画、学钢琴、做大量的习题。香港初中组一等奖的作品是“我不是木偶”。画面很简洁,只有一个被线牵掣着手脚的孩子在呼喊:“我不是木偶!”两幅画一个主题:孩子们对父母过多过分的干涉、强制,不堪承受,希望能够独立选择,自由发展。
香港高中组一等奖作品是“救命啊……”。一个孩子被关在玻璃瓶内,瓶口通着一根管子,身边放着许多书。上海高中组一等奖作品是“不是我不想站直”。画上一个孩子被沉重的书包压弯了腰,脚前是一只爬行的蜗牛。蜗牛问孩子为啥不挺起身,孩子无奈地回答:“不是我不想站直。”两幅画都反映了过重学业负担给孩子带来的痛苦,表达了减轻负担、享受丰富多彩生活的强烈愿望。
这些画表达的是当代青少年的心声,然而我们当家长当老师的,可曾好好地倾听过吗?我们关心他们的吃穿住用,我们督促他们的学习,我们检查他们的成绩,我们设计他们的前程,我们规范他们的行动,我们……我们做了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一切,却很少,甚至根本没去“听听少年心底梦”。我们还不曾真正了解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却一本正经、自以为是地给他们以指教以引导。这不是隔靴搔痒,无的放矢么?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倾吐渴望理解,渴望走出一条自己独立的成长道路,难道我们不应该认认真真地听一听,仔仔细细地想一想吗?
家长们、老师们,请“听听少年心底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