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教子“戒赌诗”
明末清初年间,有位钱员外,家中独子叫钱乐。他自小就很聪明,18岁时就精于诗词歌赋,可是当时朝廷重八股文,因而考秀才屡考不中。于是,钱乐对钻究学问丧失了信心,并与社会上的一些狗肉朋友厮混一起。不久,他沾染上赌博恶习。钱员外很着急,想用强制打骂教育的方法又觉欠妥,便提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贝者是人不是人,只为今贝起祸根,有朝一日分贝了,到头成为贝戒人。”放在儿子的书桌上。
钱乐回来,发现父亲写的诗,就持此诗去请教启蒙老师,老师带上老花眼镜看了看笑道: “这是一首‘戒赌诗’,它指出赌徒的必由之路,你父亲写得真妙。”钱乐理解后,立即到父亲面前请罪表示改过自新。后来钱乐中了秀才,官至学台。于是这首戒赌诗便在民间流传至今。读者朋友,你知道怎样解读这首诗吗?(程思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