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出台优惠政策 广泛吸引投资
韩城鼓励非公经济开发旅游业
本报讯 文物保护单位达176处的全国文物大市韩城市,在实施文物旅游产业开发战略过程中,坚持政府重点投资重要文物保护开发的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非国有经济积极参与旅游开发,使私人投资纷纷拥向这一领域,成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
依托文物开发旅游是韩城开发旅游业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市上相继完成了司马迁祠、大禹庙、普照寺等国家级或省级文物的保护开发,但面对176处很有开发前景的文物,仅靠政府投资显然不够,韩城市适时下发了《关于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个体私营企业参与旅游开发的实施意见》。韩城个体经营者刘选功去年9月在竞争中,取得韩城唯一一处道教文化圣地福寿坛的开发保护权,组织资金对福寿坛进行大规模维修,重阳节开放后取得良好效益。不仅国家没花一分钱就保护开发了文物,而且解决20人的就业问题,还为国家新增了一个税源。受此带动,苏东镇卜氏后裔争得卜子夏祠保护开发权,组织资金对该祠进行修缮。党家村村民争得经营权,对国内外游人众多、被誉为“东方人类民居活化石”的党家村进行民主经营,不仅避免了政府开发大量投资、居民搬迁等复杂问题,而且旅游秩序井然,村上年旅游收入达2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去年韩城非国有经济投资旅游资金达2000万元以上。(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