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
- 部分行业列入国家总量控制名单
- 我国工业盈利水平明显好转
- 贷款不还休想过关
- 赤字预算意味什么
- 扩大社保覆盖面有四个重点
- 去年全国43000名国企领导被降免职
- 国家收费新概念公共服务不收费
- 决策失误者终下大狱
- 两千亿粮食贷款失踪
- 全国法院结案率达94.23%
- 五十年大庆倡节俭
- 不合格公务员下岗
- 市场经济要求官员长本事
- 国企领导成长期太长
- 广告
- 集团称号不能随意叫
- 民告官案件逐年上升
- 北京取消外宾禁区
- 北京制定古树名木损失赔偿标准
- 公房出售2000年取消折扣率
- 北京新建单位不建实体围墙
- 河南重点企业将废除“终身制”
- 北京公费住院费用将有明细帐单
- 长沙对部分企业实行“五不准”
- 广告
我国工业盈利水平明显好转
1998年,全国各地在开局不利、起步困难的情况下狠抓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东部的盈利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在全国占据绝对优势。东、中、西三大地带工业(全部国有工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下同)分别实现利润1233.7亿元、198.6亿元和41.0亿元,东部实现利润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3.7%。东部、中部和西部各有10个、6个和3个省区市净盈利,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的有广东省、山东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河北省。与上年相比实现利润总额有所提高的省区市在东部有6个,中部和西部各有3个和1个,其中河北省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1.3亿元,居全国之首。净亏损省区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净亏损额较大的多在东部和西部,净亏损额超过10亿元的省区市有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陕西省和甘肃省。
年末全国大多数省区市盈利状况继续得以改善。与前11个月相比,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别增利206.3亿元、42.4亿元和40.3亿元。除天津市、陕西省、重庆市、山西省和甘肃省外,其余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利减亏,其中增利减亏幅度超过20亿元的有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以及四川省。
(摘自《上海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