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
- 部分行业列入国家总量控制名单
- 我国工业盈利水平明显好转
- 贷款不还休想过关
- 赤字预算意味什么
- 扩大社保覆盖面有四个重点
- 去年全国43000名国企领导被降免职
- 国家收费新概念公共服务不收费
- 决策失误者终下大狱
- 两千亿粮食贷款失踪
- 全国法院结案率达94.23%
- 五十年大庆倡节俭
- 不合格公务员下岗
- 市场经济要求官员长本事
- 国企领导成长期太长
- 广告
- 集团称号不能随意叫
- 民告官案件逐年上升
- 北京取消外宾禁区
- 北京制定古树名木损失赔偿标准
- 公房出售2000年取消折扣率
- 北京新建单位不建实体围墙
- 河南重点企业将废除“终身制”
- 北京公费住院费用将有明细帐单
- 长沙对部分企业实行“五不准”
- 广告
赤字预算意味什么
赤字将通过发债的方式解决而不是“印钞票”
1999年,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预算为1503亿元,创成立新中国近50年来最高纪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情研究会会长张塞称:此举一出,意味着1999年将成为近20年来,我国经济最为关键的调整时期。
财政赤字会诱发通胀吗?改革开放20年来,其中有几年,财政赤字稍有增加,很快就引起通货膨胀。这一次会不会也出现通胀呢?
张塞委员说:“不会。”他分析说,第一,当前的经济形势是“货物膨胀”、“商品过剩”,不会出现抢购的现象;而以前的情况是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增加赤字,结果导致更严重的通胀。第二,这次的财政赤字是通过发债的方式解决,不是“印钞票”。
赤字增加了,政府的支出增加,拉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政府的税收同步增加,这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高尚全说:增加建设,财政没钱,这就要有赤字。但是,赤字不能无限增加,有一个安全线,今年财政赤字和累计国债余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7%和10%左右,均低于国际公认的3%和60%的警戒线。(摘自《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