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官”
- 部分行业列入国家总量控制名单
- 我国工业盈利水平明显好转
- 贷款不还休想过关
- 赤字预算意味什么
- 扩大社保覆盖面有四个重点
- 去年全国43000名国企领导被降免职
- 国家收费新概念公共服务不收费
- 决策失误者终下大狱
- 两千亿粮食贷款失踪
- 全国法院结案率达94.23%
- 五十年大庆倡节俭
- 不合格公务员下岗
- 市场经济要求官员长本事
- 国企领导成长期太长
- 广告
- 集团称号不能随意叫
- 民告官案件逐年上升
- 北京取消外宾禁区
- 北京制定古树名木损失赔偿标准
- 公房出售2000年取消折扣率
- 北京新建单位不建实体围墙
- 河南重点企业将废除“终身制”
- 北京公费住院费用将有明细帐单
- 长沙对部分企业实行“五不准”
- 广告
民告官案件逐年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老百姓的法制意识、权利意识正在觉醒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江必新近日说:目前百万人中大约有80人提起过行政诉讼。这是因为:人们的权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机制更趋完善,对打击报复当事人的责任人给予严厉制裁,“官官相护”的现象少了,原告胜诉率比较可观,每年都在40%左右。
综观这些案件,有着以下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从构成上看,经济行政案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案件越来越多。
二、从地域看,受理案件较多的是中等发展水平地区,而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受案数较少。
三、状告乡(镇)政府的比较多。近几年中,将部委级的政府部门推上被告席的也越来越多。实践表明,行政审判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将发生深刻影响:化解“官民矛盾”,减少行政争议;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推进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让普通百姓监督政府、强化权力制约机制。
(摘自《特区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