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雄伟 庄严 肃穆 古朴
黄帝陵整修初具规模
本报讯 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关注的黄帝陵整修初具规模,一期工程已告竣,二期工程也即将动工。
黄帝陵整修牵动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许多人慷慨捐资,截至目前已收到海内外各界捐赠资金4000多万元。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整修黄帝陵,分别为黄帝陵题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指出,我们一定要把黄帝陵整修好、保护好、管理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黄帝陵整修总体规划包括了黄帝陵所在的桥山、黄陵县城及其附近的3.24平方公里地域。整修工程分两期进行,已完成的一期工程主要整修了庙前区和陵前区,投资8425万元。
整修后的黄帝陵初步展现出了庄严恢宏的气势。桥山脚下,利用沮河古道建成的印池,碧波迂回曲折,波光粼粼的湖面时而被游艇划开一道道水波;轩辕桥横跨印池,接通了桥南边的入口广场和桥北广场;入口广场铺砌的5000多块鹅卵石,寓意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史,七块原石组成的北斗星镶嵌其中;桥北的龙尾道直通轩辕庙院,龙尾道由平台和九十五级台阶组成,象征黄帝“九五之尊”,宽阔的平台连通庙区,徒然升高的龙尾道显示出黄帝崇高的地位。
此外,还建有总面积为26022平方米的三个停车场,环境绿化面积达8.077万平方米。黄帝陵整修后,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旅游环境。在轩辕桥边摆摊的张小平亲眼目睹了整修前后的变化,他告诉我们,整修前是条土路,一过车尘土飞扬,现在柏油路宽了,环境美了,游客多了,生意也好做了。黄帝陵文管所的乔小姐说,仅去年就接待中外游客20多万人。
本报记者郭玉军通讯员 焦小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