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4月07日
头版
01

杨凌明天更美好

4月4日,是’99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淡会的新闻发布日,先后有9家代表团发布新闻,而最吸引人的当属后稷故里——杨凌。她以满目的新绿和充满自信的微笑,向世人昭示:振兴中国农业的出路靠科技,希望在杨凌,杨凌的明天更美好!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1997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纳入国家高新区序列的农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22.12平方公里,由科学园区、产业园区、国际合作园区、现代农业综合和若干试验推广基地等功能区组成。一年多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了被誉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示范区总体规划和南北两个起步区的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4亿元。国际会展中心、医疗中心、水上运动中心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施工。截止目前示范区管委会共批准入区农业高新技术项目85个,计划总投资近30亿元,达产后产值达72亿元。目前已有90家企业完成注册登记,20多家企业在新建区选址定点。去年,示范区技工贸总收入达1.5亿元。示范区内的10家科研教育单位将合并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于今年9月挂牌运行。此外,由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主办的“中国青年农业科技园”也即将在此诞生,成为中国青年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窗口。

在新闻发布会上,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光强充满信心地说:示范区建设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为全面建设和功能开发阶段,各功能区开发初步成型。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的重要成果每年有50项左右,在示范区及其试验推广基地转化,吸引和创办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进入规模化生产,国内生产总值达20亿元左右,使示范区对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带动与促进作用开始显现;第二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为实现规划建设目标和功能完善成熟阶段,形成旱作农业、节水灌溉、生物资源利用、农产品深加工等若干生产链,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0亿元左右,真正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陕西经济崛起的重要标志,实现李岚清同志提出的示范区要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培养、吸引、发挥人才作用、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体制改革、干旱农业研究和开发、对外交流合作及省部共建等8个方面做出示范的目标。

张光强的介绍博得记者掌声阵阵。

春风吹来满眼绿,“绿色硅谷”绽新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正在张开双臂,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记者 柳江河 通讯员 张新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