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情注工运事业
——记岚皋县总工会主席王成浩
1993年6月,王成浩在岚皋县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县总工会主席。面对全县6000多职工的期望和重托,他开始了新的奋斗和拼搏。
人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富有工作经验的王主席却是“新官上任先拾柴”,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足够的柴禾,这火如何烧得旺呢?于是他首先要求工会机关干部离开办公室,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他自己也亲自到地板条厂、缫丝厂、县医院、公路段等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柴”拾回来了,他捕捉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一些基层工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个别工会领导干部工作不力,造成职工对工会组织悲观失望;一些专职工会干部经济待遇没落实,工作缺乏积极性……
他着手整顿基层工会组织,建立健全县总工会领导班子。借县工会六大召开之东风,对全县22个基层工会进行了改选和增补,新成立了八个工会委员会。之后,他又上下奔跑,争得县委支持,解决了专职工会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问题。
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工会的职能作用,提高工会的社会地位呢?他把工会与企业行政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作为突破口。
他亲自带领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宣传动员,指导企业工会按程序签订集体合同。经过细致的工作,全县国有企业除4个双停企业外,全部建立了平等协商制度,签订了集体合同。
为把职代会的职权落到实处,他与商贸局负责人一起深入到该系统十余家企业,通过职代会对企业法人代表进行了民主测评,向主管局对企业领导的任免提出了建议,职代会说话管用了。
他时刻不忘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了更好地处理劳动争议化解矛盾,他组织有关部门在企业中成立劳动调解委员会,及时调解劳动争议,维护了企业稳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年调解劳动争议62起,使职工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王成浩常说:“作为工会干部心中要时常想着职工,做职工的知心人、好朋友。”有一个厂在改制中,职工对改制方案意见很大,找到他反映情况,他认真听取了职工的意见,向主管局提出了改制措施。主管局很快纠正了改制中的错误做法。
县上有两名下岗女工生活十分困难,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把俱乐部的一个门面低租给她们做生意,使她们学会了经营,生意越做越好。去年他们又把门面转到繁华的菜市场,彻底摆脱了困境。
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5年来,岚皋县工会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7年被陕西省总工会评为工会工作先进县。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95年被地区工会和省总工会评为优秀工会干部。 (县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