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对孩子不能心太软
文/海虹
去年冬天的一件事对我启发很大。因为那个冬天天气特别冷,孩子的姥姥怕孩子去幼儿园遭罪,就极力把孩子留在了家里,不曾想孩子不听话,在家惹得老人生了气,于是老人家半真半假地说:“真后悔,让你留在家里。”孩子听了姥姥的话,竟然笑嘻嘻地唱了起来,“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弄得老人哭笑不得。虽然事后大人们当成了笑料,可对我触动很大。别看孩子年纪小,脑子里却有鬼主意,他(她)们往往能抓住家长们的弱点,利用家长们的爱,去达到他(她)们的小目的。如果家长稍稍心软,他(她)们的小“阴谋”就能得逞。
我并不是反对家长们满足孩子的要求,正确的、合理的要求,每一个家长都会竭尽全力去满足孩子的。我们不是经常能听到一些“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即使倾家荡产、卖血、卖肉,也要为孩子治病”等等感人至深的肺腑之言吗?然而,我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孩子的要求并不都是合理的。俗语说,欲壑难填,这个道理对孩子也是一样的。因而常常硬起心肠,打消孩子们膨胀的、不合理的欲望是非常有必要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都说世上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是的,看到孩子跌倒了、摔破了,能不心痛吗?可是还是应该让他(她)自己爬起来,吸取教训下一次小心点;看到孩子坐在钢琴前,一遍遍弹着单调的音符,一脸的无奈,能不心动吗?可是还是应该让他(她们坚持练下去,只有熟才能生巧。因而对于成功者来说,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但对于站在成功者背后的家长来说,是功夫不负狠心人。正是因为有了“狠心”的付出才得到了双倍的回报。
在一般人的眼里,我是一位狠心的母亲,因为孩子刚过五周岁我就让她住长托了。为此,我也常常责备自己,是不是给孩子的爱太少,将来会不会后悔。可是经过一段日子以后,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因为孩子在离开了父母这个“拐杖”之后,自己学会了照顾自己,生活起居完全可以自理,俨然一个“小大人”。此外,在集体生活中,她学会了处理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懂得体贴教师,孝敬老人,跟父母的感情也更近了。因而,觉得对孩子心“狠”点,不见得是坏事。
古语云:惯子如杀子。我想,过多的爱也会溺死人。因而,做家长的要把握好爱的尺度,心真的不能太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