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老舍“教子章程”四则
文/王强
“一是不必非考一百分,特别是门门一百分。”当今家长和教师无不希望学生门门考百分,这未免有失偏颇。由于学生志趣不同、智力有差异,以及教师能力有强弱、考试又不尽得法,门门考百分谈何容易!再者不要把分数看得太死,分数不是衡量学习成绩优劣的唯一尺度。这些年批判的“高分低能”现象足以说明问题。据知,郭沫若在嘉定府官立中学读二年级时就有三门成绩不及格,其中国文仅考了55分,但他后来竟成了大作家。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数学不及格,但他后来也成了著名的数学家。家长和教师应转换观念,重视素质教育,特别是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死啃书的书呆子。
二、是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上大学这是学生和家长梦寐以求的,老师也往往以此激励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但是,尽人皆知,能考入大学者毕竟是少数。蒲松龄应试落第,后来成了著名作家。老舍考北大落榜,后来竟当上了北大教授。这些事实难道不能发人深思吗?
“三是应多玩,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教育家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天职。”家长和教师应懂得玩和乐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要在玩和乐中激发其兴趣,开发其智力,发挥其特长,切不可侵占课外时间,以“贪玩”为罪状,申斥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或请家教补课,学电脑、音乐、美术等。让学生大脑超负荷工作,得不到积极的休息,必然使其心理受到压抑,结果是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四是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爱默森说:“健康是第一财富。”陶行知也说:“忽略健康的人,就等于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如果埋头读书,忽视健康,那么不是病魔缠身,便是过早夭折,给家庭、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幸。
教育之道,贵在得法。老舍先生的“教子章程”,很可玩味,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