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该出的“难题”还得出
某厂长抱怨职代会越来越难开了,会上“出主意”的少,“出难题”的多了。细打听,原来在该厂日前召开的职代会上,一些职工代表对厂部提交的内部分配方案和奖惩制度“横挑鼻子竖挑眼”,提出了不少“难题”,使方案、制度未能得以通过;厂长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后,有的代表又提出了一些疑问,且引起了与会者共鸣,弄得差点收不了场
但笔者从这位厂长的“抱怨”中却看到了令人欣喜的一面。在前些年,一些企业开职代会,代表走进会场握握手,通过决议举举手,胜利闭幕拍拍手,总是“皆大欢喜”、“圆满成功”。但在一些职工群众眼中,职代会却被视为是“花瓶”、“雨伞”、“表决机器”。如今“出难题”的多了,确实表明众多职工代表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依法行使职权的意识提高了。这又怎不令人感到欣喜呢?
本来,在召开职代会时,一些职工代表对审议的方案、制度、规定之类持有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在表决一项议案时有反对的、弃权的,甚至将其否决,也值不得大惊小怪。但有的人却往往喜欢用“不给厂长出难题,要给厂长出主意”之类来“教育”职工代表,但就是没想到职工代表应依法,正确地行使职权,没想到“出主意”与“出难题”并不总是对立的,“难题”之中往往有“主意”,“主意”之中往往有“难题,”通过“出难题”能促使大家“出主意”,使方案、制度、规定等更趋完善。
所以笔者认为,只要是出于公心,为了企业,符合程序,该出的“难题”还得出。作为企业的行政领导,则应正确对待“出难题”,如果忌讳“出难题”,是很难有“好主意”出现的,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谭贤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