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鸵鸟养殖陕西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
鸵鸟,现代鸟类中最大的鸟,高达3米,颈长,头小,扁平嘴,翼短小,不能飞,腿长脚有力,善走。生长在非洲的草原和沙漠地带。
1998年3月2日,陕西鸵鸟王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从纳来比亚引进120只非洲纯种鸵鸟,目前已累计产蛋6000多枚,繁育幼鸟3000多只,向外销售鸵鸟800多只,鸵鸟的综合养殖、开发愈来愈被三秦人民所认识,我省的种鸵鸟的饲养、孵化育雏、饲料开发水平均居全国同行前列。
近一年时间,陕西鸵鸟王公司的总资产由1130.19万元增加到2237.46万元,增幅为98%;净资产由251.63万元增加到1538.90万元,增幅为440%。这无疑成为我省农垦农工商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加快鸵鸟产业开发步伐,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省政府近日批复同意组建全国首家“鸵鸟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英考鸵鸟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以鸵鸟产业为龙头,带动种子、油料、饲料加工业全面发展,通过吸引外资,引进高科技,将该公司发展成为集鸵鸟养殖、加工、饲种开发、种业、药业、证券、金融、科研于一体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高科技农业集团。
陕西英考鸵鸟股份有限公司筹委会主任杨浩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驻南非原大使日前对我省鸵鸟养殖业考察后指出,鸵鸟全身都是宝,一只鸵鸟有4公升血,可从中提取2.4毫升的免疫球蛋白,每毫升球蛋白国际市场价格为150美元。鸵鸟皮更是制作高档皮具的珍品,国际市场看好,鸵鸟产业大有可为。目前,我们已引进荷兰全套设备和管理技术,建设一座年产24万吨的饲料厂,使之成为全省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饲料加工、研制中心和生产基地。在陕西关中地区和榆林地区各建一个年出栏10万只商品鸵鸟的生产基地,并与之配套的年孵化育雏10万只的鸵鸟孵化中心和年屠宰10万只商品鸟、加工鸵鸟肉4000吨以及加工鸵鸟皮8万张的生产加工中心。
南非HP公司总裁戴维斯告诉记者,陕西有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广阔的土地资源,四季分明的气候更是适合鸵鸟的生长发育,陕西引进120只非洲纯种鸵鸟取得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完全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陕西定能成为国际性重要鸵鸟产区。
鸵鸟的养殖业关键在于能否形成产业化,通过鸵鸟养殖拉动饲料消耗,启动鸵鸟深加工。但鸵鸟的病疫危害和饲料工业竞争激烈的不利因素亦不容忽视。所以说,只有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才能把鸵鸟产业建设成种苗、饲料、技术、防疫、服务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
鸵鸟,诱人的大鸟;鸵鸟产业,潜力巨大的新型产业。鸵鸟养殖,陕西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
本报记者桂子 通讯员 屈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