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逢春时节乃发生
——记洛南县鑫昌黄金冶炼厂厂长郝宝民
商洛山,这片神奇而贫瘠的土地,曾孕育了商鞅变法,产生了享誉文坛的大陆独行侠——贾平凹,也以她孱弱的脊梁托出了现代文明——开发当地资源,兴办工业企业。在她的秦岭东段南麓开发出了黄金资源,且产量逐年递升,九0年跃入全国万两县行列,此年陈耳金矿实现万两矿。随着产量的增加,一个难题摆在了该县的父母官面前,金精粉外销,运输费用大,资金回收慢,且外销困难重重。经过反复酝酿,最后拍板,投资1400多万元,由陈耳金矿和地区建行联办洛南县鑫昌黄金冶炼厂,于九五年九月建成投产。但由于技术、工艺、资金、市场等诸多原因,只断断续续生产了近两年,就因负债2040万元,压得企业再也转不动了,只好停下来,320多名职工无可奈何的下岗回家。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到1998年,陈耳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派职工推选出来的董事郝宝民到该厂担任厂长。
郝宝民何许人也?
87年3月进陈耳金矿,当矿山空压机工。由于沉默寡言,好学上进,半年后就被选拔到矿山车间办公室。88年3月,又被矿上选派到罗夫车站,专搞金精粉销售,陈耳金矿的第一车矿粉就是经他的手发往冶炼厂的。也许从此矿粉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92年底,被矿上提拔为矿山车间主任。两年后,又成为选矿车间主任。95年担任矿办公室主任。老矿长王东发现这个小伙子,有股子韧劲和谋劲,一心扑在工作上,不管多艰苦的工作,多难干的活,多硬的骨头,他都能承受,都能想办法啃下来。就有意识把他放到各个岗位磨炼摔打,增长才干,逐渐成熟起来,以后好派大用场。
现在机会来了,王东提议,经董事会研究决定,让其担任冶炼厂厂长。
天将降任于斯人矣。走进冶炼厂,郝宝民没有豪言壮语。他三番五次到车间查看烧结锅、鼓风炉、收尘室等要害部位,并找来图纸,寻来有关冶炼资料,对比分析,寻找症结所在。又借来《粗铅冶炼工艺》等书籍啃了起来。同时走访职工,当他看到一名姓唐的职工的困境时,不由得直想掉眼泪,但他强忍住,一离开房门,就再也忍不住了。他暗暗立下誓言……
99年,洛南县委、政府把启动恢复停产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派出了黄金局主管生产经营的局长担任组长的启动小组,驻厂帮助工作。郝宝民吸取以前的教训,一边到先进冶炼厂去考察取经,一边寻求合作伙伴,下深圳、奔云南、进山西、到湖南,终于在深圳找到了一家合作伙伴,合同写了,字签了,人员也派了几个,但就是钱到不了帐,三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祈盼得来的是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样下去,郝宝民觉得无颜面对企业的职工。他坚信没有闯不过的关,跃不过的隘,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他决定自己干。
但这并非易事。前两次技改都失败了,人们对第三次技改信心不足,甚至持怀疑态度。他向公司董事会多次陈述,并递交了可行性报告。为了说服董事长、老总们,他陪着到有关冶炼厂考察,真诚终于感动了上帝。公司决定投资100万元,实施第三次技改。但总经理史西峰搁下一句话:“再搞不成,别来见我”。并派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黎长生蹲厂包抓。
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郝宝民将原来厂里库存的电解铅立即销售,获得27万元。这在最困难的时候,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都没有卖,硬是留着为启动生产筹集资金所需,使其用在刀刃上。
他又从湖南水口山高薪聘请了工程技术人员,当技术后盾。
99年6月第三次技改的序幕拉开了,郝宝民宣布全厂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保证技改现场用人随叫随到,谁影响了技改进度,谁就下岗。他头戴安全帽,和职工摸爬滚打在一起,脸上的汗水直往下淌,也顾不上擦一擦。有些职工说:“郝厂长,你歇一歇”。郝宝民有些不悦地说:“我是人,你们就不是人,为啥要让我歇!”在郝厂长的带领下,职工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皮肤晒黑了,嗓子喊哑了,手、脚磨破了,谁也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心里只有一个共同愿望,早日完成技改任务。
伏日炎炎,酷暑难熬。经过60天血与火的拼杀,技改胜利竣工了。烟尘回收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9%,动力消耗降低了41.2%,仅此一项年可节约电费33万元。
郝宝民面对排列有序的“U”型管道和新建的收尘室欣慰的笑了。
然而,投料试生产的钱到哪儿弄去?又一道坎挡在了他的面前。
不试生产,技改效果无从检验。在公司的支持下,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组织回矿粉1100多吨,试生产一个多月,创利76多万元,直接回收率达83%,综合回收率达到92%以上。技改取得了极大成功,职工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而郝宝民心里并不轻松。他清楚,要维持正常生产,需流动资金800到1000万元。
郝宝民把眼睛盯在西部开发上。他认准了一个理,只要企业能正常运转,职工有岗上,不论采取什么形式都可以。谈合同难,履行合同更难。此中甘苦几人知。和深圳一家公司啥都谈成了,其结果还是泡汤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冶炼厂终于被佳华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租赁经营。
如今职工上岗了,而郝宝民却“下岗”了。人也累得住了院,动了手术。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一个不很明智的人,似乎有点傻,但在职工的眼里,他胸襟开阔,如大山一样。
面对万物勃发的季节,郝宝民无怨无悔。 (雒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