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6月16日
维权之页
03

时刻经受住人品和道德的考验

现年34岁的石建州已有十年的警龄了。十年来,他一直在交通管理一线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严格、规范的执法,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称赞,被大荔交警大队树立为“规范执法标兵”。

石建州自走上交通事故处理岗位那天就明白:自己处在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岗位,在这里不仅随时要和人的生命打交道,还要依法处理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元的经济赔偿问题,这对执法者的人品和道德时刻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此,他只坚信一条:只有秉公执法,才能让人民满意。

1998年7月27日,江苏省沛县大屯镇青年马水强驾驶一农用车在大荔境内的汉华路与当地双泉乡西庄村一农民的自行车相撞,致该农民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通过各种关系对负责这一案子的石建州软硬兼施,希望他多多照顾“自家人”。石建州没有理会,他告诫自己一定要本着“快速、依法、公正、高效”的原则处理好这个案子,耐心给双方当事人讲法规、讲道理,依法公正地调解,使这一重大交通事故在短短五天内得到了公正处理。事后,江苏司机及车主赞叹说:“没想到大荔交警处理事故这么快、这么公正,让我们外地人心服口服!”

石建州的身上有一股不结案子不罢休的拼劲。1998年6月13日,该县张下路发生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在事故发生了10多小时后,才有人报案。此时,肇事车辆早已出了县境。接到报案后,石建州带领2名值班民警毫不犹豫地快速赶到现场,在现场已遭破坏、线索缈茫的情况下,他和2名民警冒着炎热酷暑,忍着干渴困乏,转战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十多县、市,行程上千公里,外调十多人次,历经十多天的巧妙周旋和严密侦察,终于使逃逸车辆和司机坠入法网。案破之后,死者家属流着泪、敲锣打鼓为他们送来感谢信和牌匾,感谢之情千言难说。邢根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