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05日
维权之页
03

勤劳圆了就业梦

李巧玲是洛南县氧化锌厂的职工。1997年12月,企业停产,她便步入了下岗职工的行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巧玲丈夫一人的工资既要养活一家三口,还要照顾年事已高住在农村的公公、婆婆,一家人省吃俭用,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就连给女儿买件衣服都要好好盘算一番。艰难的日子、紧张的生活促使李巧玲想干点什么。

她知道,自己是个普通的下岗职工,丈夫是个普通的学校教师,除了自己的一双手外,她再没有任何优势,她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去争得社会的承认。她看上了洛南县城地方公路管理站楼下的一小间门面房,打算办饮食摊点。这里单位集中,门前是公路,人流量大,与县委党校仅一路之隔,再说饮食摊点的投资也不大,1000元足矣,正合自己投资能力。她就与丈夫商量租下了门面,办起了摊子,经营米线、面皮、米汤等小吃。

生意就如李巧玲当初的预计,一开张,就火得很,再加上米线、面皮质好量足,她待人又实在、随合,她现在一月的收入已不再是上班时的二、三百元,还远远超过了丈夫的工资,家庭的经济逐渐出现了转机。虽说一些无理的罚款和搔扰让她受了许多委屈和无奈,但她和丈夫已不再为米面油盐发愁,也不再为女儿要点零花钱伤脑子,更不再为一桩桩人情作难。三年的起早贪黑,家里不但添了不少东西,而且还还了买房拉下的大部分欠款,丈夫和女儿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饮食行业是个苦行当。冬日,冰封雪冻;夏日,烈日炎炎。李巧玲每天四、五点钟出摊,晚上收拾完摊子往往是十一点多。她黑了,瘦了。但她正是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勇敢地挑战人生,才圆了自己的就业之梦。 ■刘文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