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奥运之窗
不为金牌遮望眼
金牌“超标”,大喜之下,有好事者竟将中国奥运军团放进“第一集团”,似乎世界体坛格局将从此发生重大变化……这是文人惹的笔底风云,且慢当真。
当高桥尚子一冲天下惊的那一刻,整个亚洲都为之激动不已。为什么?我们亚洲人在世界田径赛场上想出人头地太难了。王军霞式的人物不知多少年才能再出一个,什么时候中国人拿田径金牌像女子举重一样轻松,再议进入“第一集团”不迟。
行家们说,“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除了马家军留给我们的记忆,田径离我们似乎很遥远,游泳则不算陌生,但中国泳坛却在几朵“金花”时代后衰落。
在意识到与“世界体育大国”还有相当距离之后,我们不会再为金牌数一度接近美国而窃喜或惋惜。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目标首先是超越自我。
世界体坛上有两类角色最引人注目,一类是“全面开花”的,如美、俄等;另一类是“剑走偏锋”的,如足球王国巴西等。中国体育注定要走“全面开花”的路,但如果长时间在田径、游泳上育不出“花”来,“第二集团”的“领头羊”也就难当了。
突破,不只在金牌数上。
熊倪:我有一颗平常心
靠着一颗平常心,熊倪得以在关键的最后一跳力压群雄,为中国跳水队取得了一块宝贵的奥运会金牌。
“在萨乌丁失误之后,墨西哥选手积分领先了。我只有得到高分才能取胜。我当时只想着自己要有一颗平常心,”熊倪说,“虽然我很紧张,但我那时只想着动作要点,当时脑子里确实没空想别的。我一直想着动作要点,然后起跳。直到最后打出分来,我才敢相信我夺冠了!”
这块金牌来之不易。“在中国队的8个项目上,我这一项是实力最弱、对手最强的。代表团和跳水队都没有给我施加压力,没有要求我夺冠,正是这些和一颗平常心帮助了我。”
熊倪高兴的还不仅仅是自己的夺冠,他更为全队高兴:“跳水队终于开张了,在后面的4个项目中,中国队必然将有更出色的表现。”
拿到金牌的熊倪满心欢畅:“我现在要充分享受冠军的荣耀。这块金牌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最有价值的回报,远远超过我过去得到的一切。我这两年多来的辛苦和汗水没有白费。”
韩朝合作夺金牌
韩国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沈权虎26日战胜古巴选手里瓦斯夺得54公斤级金牌,这是韩国和朝鲜“合作的产品”。
韩国摔跤队教练俞永泰说,赛前,他在训练场遇到了自己的同胞朝鲜摔跤队。朝鲜队告诉他,朝鲜队曾在1999年与里瓦斯交过手,知道他的长处和弱点。里瓦斯力气大,在对手“消极”时,会利用其力量把对手提起来,为了防他这一招,在防守时要尽量转动身体,同时使劲抓住他的手,使他用不上力。
俞永泰在得知这一信息后“如获至宝”,立即传授给沈权虎。沈权虎在训练时就反复练习转守为攻的技术。果不其然,沈权虎在比赛中成功地运用了朝鲜队教的这一招,在被判“消极”后不断扭动身体死命抓住对方的手,使里瓦斯一次也没能将他提起来。
此间媒介说,沈权虎获得的这块金牌,是“南北合作的产品”。韩国总统金大中在获知沈权虎获得金牌后,立即打电报表示祝贺。
穆托拉——莫桑比克的骄傲
当玛利亚?卢尔德斯?穆托拉夺得女子800米跑冠军的消息传来,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举国沸腾,人们为获得历史上首枚奥运金牌而欢欣鼓舞。
总统希萨诺激动地说,穆托拉使莫桑比克国旗在悉尼飘扬、国歌奏响,为人民赢得了极大的荣誉和骄傲。希萨诺以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名义,向穆托拉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莫桑比克当地报纸纷纷以《奥运桂冠》、《光荣与骄傲》等标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穆托拉夺取奥运金牌的消息。报纸还指出,尽管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是它的人民正在通过不懈努力,努力改变目前的贫穷落后面貌。穆托拉的胜利既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也给予我们的事业以巨大的鼓励。
穆托拉大器晚成。她1988年开始中长跑运动,当时800米跑仅为2分10秒5。后经不断地刻苦努力,她成绩逐步提高,这次在悉尼力克包括奥地利选手斯?格拉夫在内的全部对手,以1分56秒15赢得金牌。
摩尔多瓦为获奖选手授勋章
在悉尼奥运会上为摩尔多瓦夺得第一块奖牌的男子射击运动员奥莱格·莫尔多万,回国后立即受到卢钦斯基总统的接见并被授予“劳动光荣”勋章。
总统感谢莫尔多万为国家争了光,强调莫尔多万的胜利是整个国家的胜利,并发总统令表彰莫尔多万的“杰出表现”。
莫尔多万22日在男子10米移动靶比赛中以微弱比分输给中国的杨凌,获得银牌。这是摩运动员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块奖牌,也是至今获得的惟——块奖牌。
为鼓励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摩决定重奖优秀运动员,对金、银、铜牌的获得者给予5万、4万和3万美元的奖励。
萨乌丁:失败全怪教练
萨乌丁最后糟糕的一跳,将奥运会男子三米板的金牌送到熊倪手上。萨乌丁说,这全怪教练安排动作的不合理。
萨乌丁最后一个动作是难度系数为3?5的5353B(反身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屈体),结果他人水前打开得太晚,身子倾斜着人水,溅起了比较大的水花,只得了65?10分。最终被原来落后他10多分的熊倪和墨西哥选手普拉塔斯双双超过。
萨乌丁说:“我最后一跳不成功。这是教练给我选择的动作,比赛证明了这是一个失误,我十分失望。但比赛就是比赛,我也没办法。”“那是个冒险的动作,很遗憾没有成功。本来我可以采取更简单一点的动作,这样金牌就是我的了。可惜教练最后决定采取那个比较复杂的、难度高的动作。”
萨乌丁哭丧着脸说:“太奇怪了。比赛场上任何事都可能发生。”
印尼将培养年轻羽毛球选手
印尼羽毛球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金牌和两枚银牌。但是,印尼男双选手雷?迈纳基认为,印尼选手在本届奥运会上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他批评协会不能坚决贯彻执行升降级制度,致使不少有才华的苗子只能呆在地方上,而一些运动员尽管不出成绩却留在国家训练中心。
印度尼西亚羽毛球协会常务主席卡尔索诺说,他已经要求协会培训部负责人尽快实施升降级制度。他强调,这是一个不能讨价还价的事情。他说,整顿计划还包括更换教练,特别是女子单打和双打教练。印尼集训中心目前有近70名运动员,他们打算缩减到50-55名,同时增加年轻运动员所占的比例。印尼将挑选20名选手参加今年11月在中国举行的世界青年锦标赛。而后,这些选手参加国家集训中心的训练。
迪亚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6岁的迪亚娜·莫卡努一人夺得100米和200米仰泳两块金牌,使罗马尼亚实现了奥运史上游泳金牌零的突破。罗马尼亚沸腾了,迪亚娜一时成了媒体报道的焦点人物。与其他冠军不同的是,迪亚娜很少露出冠军般的灿烂微笑,哪怕是站在领奖台上。有个外国记者忍不住直截了当地问迪亚娜:“你到底会不会笑?”迪亚娜用流利的英语微笑着回答说:“当然会,只不过我不大喜欢在公众场合流露喜悦。”
迪亚娜1984年7月19日出生于多瑙河三角洲地区的布勒伊拉。迪亚娜性格十分内向,不爱说笑,但她聪明、好学、坚强、好胜。还在幼儿园时她就开始练习游泳,10年的苦练使她成长为一名奥运冠军。
迪亚娜的父亲莫卡努病退在家,现在每月的退休金只有90万列伊(1美元合2?39万列伊)。母亲是迪亚娜所在体校宿舍的管理员,工资也很低。迪亚娜还有一个妹妹,全家4口住一套二居室的公寓房。莫卡努说:“是两个乖巧的女儿给了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
穷则思变。莫卡努抱着“也许能成才”的愿望让女儿从事体育,希望由此改变她的未来。然而,艰苦的训练几乎剥夺了迪亚娜的花季童年。11岁时,她决意放弃游泳。这时,莫卡努把女儿叫到身边说:“我别无所有,只希望你能早点成才。”迪亚娜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她知道自己清贫的家境,于是含着眼泪继续艰苦训练。
当迪亚娜获得两枚奥运金牌后,记者问她究竟是靠什么成为双料冠军时,迪亚娜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训练,训练,还是训练。”
罗政府对夺金“亦喜亦忧”
罗马尼亚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25日已经取得了10金4银5铜的好成绩,总理伊瑟雷斯库说,政府不会无视运动员取得的空前成就,决定追加200-300亿列伊(约合8?3万——12?5万美元)的拨款,以兑现承诺的要颁发的奖金。根据政府早些时候的有关决定,对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金、银、铜牌的运动员将分别给予3万、2万和1?5万美元的奖励。当地媒体诙谐地说,运动员空前的好成绩令政府“亦喜亦忧”,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无疑将出现更大的“黑洞”。
(本栏为新华社电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