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是“捍法英雄”,还是“策划好手”
——访“凤翔改改”商标申请人樊改改
11月21日上午9点,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樊改改上诉案进行了公开审理。
开庭前,貌不惊人,笑起来憨厚朴实的樊改改带领他企业的8名女员工在市中院门口统一着装、整齐列队,并拉起了一条两米多长、半米多宽的黄色条幅。条幅上一左一右赫赫印着两个形状像一柄铁锤般的“凤翔改改”待注商标。商标周围布满了支持他的人签下的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改改我们支持你”和“改改注册,顺应市场”。
法庭辩论异常精彩。休庭后,樊改改表示自己只有50%的胜算把握,记者单独采访了他。
记者(以下简称记):虽然您被媒体的关注率很高,但以往的报道总有些支离破碎,您能给我们完整的讲一讲整个事情的经过吗?
樊改改(以下简称樊):好。今年4月1日,我去办照。4月10日,就将初审手续全部办完,于是就在凤翔县城关工商所领了一张企业名称申请表到局里盖章。刘局长和其他的几个人见了后就问我咋给企业取下这名字,几十万凤翔人听了都感到不舒服。我说企业要搞宣传,凤翔改改好记嘛,再没啥意思。刘局长翘起大拇指说:“你这个主意好,但事情可能不好办,这事要商量呢。”第二天,我又跑去了,没想到审批股的李主任劈头就问了我几个问题:“第一,你为什么要用‘凤翔改改’作企业字号?第二,‘凤翔改改’是不是象法轮功一样有政治色彩?”当时我感觉好笑啊,也有点无可奈何。他拿“大帽子”压我,我无话可说,但我起“凤翔改改”的目的,就是取人家老实、实在的含义,不是想嘲弄任何一个人。我经商十几年,跑来跑去也没挣下钱,唯一就是总结出一些思想理念,我想把它们融汇到“凤翔改改”里面。
李主任动员我再回去等消息。三天后我又去了,那天是4月24号,他说局里还没研究通。他又说,改改是历史名人,你想用她的名字,起码要和她本人或第一法定继承人商量商量。于是,我在交流会上找到我糜杆桥的一个老乡,问他知不知道改改家还有没有其他人。他说有个侄子,但从法律上还算不得是什么继承人。他告诉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因为私营企业可以用自己的名字作字号。我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到派出所改户口,把樊忠虎改成樊改改。27日我拿着新身份证又去了县工商局。工商局大吃一惊,问我怎么把名字都变了。我说“无奈”。他们让我把资料撂下,等待处理。直到5月10日,他们才答复我,送下了《驳回通知书》,不允许我用。5月18日,我到市工商局进行复议,市局也建议我用个吉祥点的名字。我回答说,如果我把名字改了,我就不是改改了。他们也感觉好笑,但我表示名字绝对不能改。后来《复议通知书》就维持了原通知书的决定。
我没办法,我如果不起诉,理想就没办法实现了。从我心里想,我如果能把一个让人看不起的东西,变成一个有用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情。我要在商业上创造一个有凤翔特色的独特名牌,把大家聚集起来推向市场,这才是我真正的心愿。
起诉后,凤翔县法院很快就受理了。7月25日开庭,8月15日就作出判决,维持了凤翔县工商局的通知书。领判决书的时候,很多人都去看热闹,许多人都认为我会赢。宣判后,我提着一条上面写着“樊改改输了”的条幅从法庭上出来。
败诉没几天我就上诉了,官司转到宝鸡中院,到现在有70多天了,这期间我有点沉不住气。
记:听说在你上诉期间,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是吗?
樊:是的。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报道后,江苏南通市工商局一位叫朱仿的同志写信给我,建议我先放一放手中的事情,赶快去注册商标,否则被人抢注了,官司即使打赢了也没什么意义了。于是,9月15日我赶到北京,两小时就把事情办完了,注册了29和30类的食品类商标。另外,成都一个人看了《成都商报》的报道以后,一天给我打了三个电话,表示要和我合作,我应他的邀请去了趟成都,本想在成都工商局注册“凤翔改改”企业,无奈自己正在官司中,当地工商局劝我先暂缓一下。辽宁一家叫“鼎泽”的商务有限公司从《沈阳日报》中看到我的消息后,想代理我到香港注册公司,他说在香港注册后,再到内地来经营就不影响啥。我觉得事情让人家做了,对咱陕西影响不好,所以就没和他谈。还有,陕西省工商局对我这件事也很关注,我估计以后申请个“陕西改改绿色农业产品开发基地”不成问题。我还想做一些苗木生意,来支持西部大开发。
记:现在社会上对您有两种评价,一种说您是百折不挠、勇于争取自己合法权利的“捍法英雄”,一种说您是善于利用媒体炒作自己的“策划好手”、“商战谋略家”,有人认为你这两场官司不论输赢,在无形资产上都是赢家,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樊:我打今天这场官司与一个老百姓有密切的关系。一审败诉后,一天一个头发都白了的老头到我这来买馍,他说咱老百姓咋能和政府打得起官司?我听了以后有种责任感。我想,包青天之所以成为包青天,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因为有像秦香莲那样肯为自己的合法权力舍命告状的人存在。我有这个思想后,决定这场官司一定要打下去!
宝鸡新闻电台记者李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