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脱困不等于脱险
进入新世纪,各行各业纷纷传来喜讯,不少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昂然崛起,大多数亏损的国有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实现了在3年内脱困的目标。然而,笔者认为,脱困不等于脱险。
众所周知,我国即将加入WTO,到时市场中的“战况”就更严峻,脱困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国际市场的竞争会更无情,如果我们的脱困企业不能及时地调整经营策略和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增加自身在市场大潮中博击的“战斗力”,那么,势必还会处于险境。
《孙子兵法》有云:兵之情主速。说的是历来的用兵都强调争速度,先下手为强。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市场如战场,早一分钟占领“制高点”,就多一分胜利的机会。事实告诉我们,谁能抢先一步研制和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谁就能独树一帜,谁能填补市场空白或把一个小市场做大,谁就会取得主动权,获得好效益。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今,中国“入世”在即,我们一些刚脱困的企业,不能停留在扭亏为盈的沾沾自喜中,必须要有“笨鸟先飞”的意识,先飞起来到市场中找“虫”吃,来强壮自己的“体魄”,丰满自己的“羽翼”。
脱困不等于脱险,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的经营者,要有强烈的在市场生存中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把脱困当做企业新生的一个转折点,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加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取得主动权,这样在“入世”之后,才能“入市”。
■沈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