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一流服务 促经济腾飞
——西安供电局阎良供电分局巡礼
阎良,一块富足而丰饶的土地,这里土地肥沃,良田万顷,当时代的年轮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在这里又崛起了一座具有国际现代化风采的中国飞机城使其更加声名远播。古老的农业文明和现代的工业文明犹如两朵争奇斗艳的奇葩,使这块热土变得更加富有魅力。
世纪初的第一个春天,当大地一片葱绿,到处桃红柳青的时节,我们走进了阎良,采访了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的阎良供电分局。
看上去儒雅文静,交谈起来却又不失风趣幽默的局长翟玉川接待了我们,对阎电的昨天,他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对阎电的今天,他露出了一种骄傲;对阎电的明天,他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他说:“在西安市供电局的领导下,我们全局职工团结努力,上下一致,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农网改造、农电体改、开拓电力市场、创建服务窗口、行风和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
话语听上去很平淡,但他和全体供电人为地域经济腾飞,为辖区提供优质服务的那一颗滚烫火热的心已通过他们所创下的优良业绩融入了阎良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寸土地。
在刚刚过去的2000年里,阎良供电分局供电量实际完成19971.5528万千瓦时,比计划增加6.9%,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售电量实际完成19122.4189万千瓦时,比计划增加8.19%,比去年同期增长11.71%;电费回收计划100%回收,实际100%回收。
阎良供电分局担负着阎良城区、区辖7个乡镇,三原县2个乡镇的供电任务,还担负着高陵趸售县的用电管理任务。其供电覆盖面积315平方公里,年售电量为2.4亿千瓦时,销售收入近8000万元。
经过50年的发展,这个由单一变电站逐步发展为供电、安装、调试一条龙,形成了变电运行、电网线路建设和维护、运行检修、用电管理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的电力企业,并获得了“市级文明单位”和电力部“三为”达标先进企业的称号。局长翟玉川也多次获得省、局级先进个人和安全生产者称号,2000年被评为跨世纪陕西水电系统“十大杰出新闻人物”。
阎良供电分局之所以有了今天不断飞速发展的业绩,用书记魏晓明的话讲:“我们有一个团结有力的好班子,我和翟局长在工作中是同仁,生活中是兄弟,相互补台不拆台,班子的团结也影响了职工队伍的建设,在我们局里,讲团结、讲大局、讲风格、讲贡献已蔚然成风。”
正是有了这样的稳固基础和有力支撑,阎电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圆满地完成。
农村电网改造。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1998年,陕西省电力公司把全省首批农网建设改造和城乡电网建设改造的试点放在了阎良,这既是信任又是重托。在阎良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供电分局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他们夏顶烈日冬迎风雪,在辖区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披星戴月,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全力投入,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累计完成总投资4699万元;新建及改造0.4KV线路378.345公里;新建及改造10KV线路104.88公里;新架及更换变压器432台/41280KVA。是西安供电局第一家通过市级农网改造验收的供电分局。
创一流服务。阎良供电分局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环境;二是建章立制,使优质服务制度化;三是为端正行业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向社会做出承诺;四是抓服务体系建设,将承诺落到实处;五是在辖区设立社会用电服务网及90个“电力事故报修点”;六是积极开展社会民主评议活动,建立行风的社会监督制度。这些举措的出台和实施,过去那种“有电用、少花钱、脸好看、不死人”的基本要求升华为“用电多、少花钱、办事快、信誉高”的新境界。群众消除了对电业垄断的疑虑和担心,进而感受到了电业人的爱心与温暖。
为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内需,启动市场,国家实施“两改一同价”的战略举措。阎电人闻风而动,积极推动这一改革进程。局长翟玉川首先组织一班人深入调查,统一认识,制定出了一套符合上级精神,又符合当地实际的改革方案。在实践中,他们精简人员,提高素质,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的队伍,并配以严格的管理,推行“集中收费”杜绝电费流失,通过撤消乡站财务,提高员工待遇,加大财务管理力度等一系列工作,使“两改一同价”工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和农村电网的建设改造任务。
现在,阎良供电分局文明服务上了台阶,文明形象展示了出来,面对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机遇,翟玉川局长表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为阎良的经济腾飞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成培德 赵宗荣 苏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