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身怀技艺担大任
10年磨一剑,人生的10年对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收获。中铁二十局二处高级工程师李玉洁,10多年来在施工一线用不凡的工作业绩,谱写了一名高级工程师的奋斗之歌。
1989年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建筑本科专业的李玉洁,开始技术工作的第一站是沪杭铁路复线,重点负责34#特大桥水中墩定位测量工作。其中,58#墩采用套箱浮用新技术修理水中承台。承台的结构形式是用1.2米的钢管桩作为承载方式。要想套箱准确就位,水下桩的实际位置测定是施工的关键。当时,在没有任何水下桩施工资料可供参考和没有相应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他和老工程师们自行设计了水中桩定位测量新工艺,妥善的解决了这一关键性问题。该工艺被总公司评为92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后,他又来到马鞍山205国道过境公路拓宽工程作技术指导。该工程虽无高科技含量和大的技术难题,但对于初出茅庐的李玉洁来讲却是一个全新的实践课题。他不畏条件艰苦,勤学习,苦钻研,精心指导施工,处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深得领导的器重。不久,他被任命为花雨路互通式公路立交桥技术主管,他的心思又一下子集中到立交桥上,后来该桥被马鞍山市评为市优工程,成为李玉洁向社会递交的又一份圆满答卷。
1997年国家重点工程内昆铁路开工建设,李玉洁又被组织上任命为二处内昆铁路项目总工,在三年多的技术和施工管理实践中,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一线指挥员。二处管区的朱嘎隧道,是全线最长的瓦斯隧道和全线九大重难点施工项目之一。接受任务后,李玉洁迅速组成了以技术、测量、实验人员为骨干的科技攻关小组,在严谨、科学、周密、实用的技术攻关中,取得了瓦斯隧道成功揭煤技术、长大瓦斯隧道通风技术、反坡抽排水技术、平导洞超前钻探和有轨运输等10多项内昆线及全国隧道施工的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创造了我国单线铁路长大瓦斯隧道平行导坑日掘进14.6米,正洞月掘进308米的全国纪录,受到了铁道部及总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为二处长大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万承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