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行骗职介七大陷阱揭秘
陷阱一、名为招收推销员,实为骗买试用品。据业内人士介绍,时下这种方式最流行。在劳动部门不再发给一些职介《劳动力中介服务许可证》后,这些职介以某某公司之名到工商部门领取了营业执照,然后登广告宣称要招收许多工种,其实是骗务工者当推销员,让他们买试用品,谁知一段时间后宣称务工者无销售业绩要解雇,没有基本工资,也不退还务工者购买试用品的钱。
陷阱二、让你办证难上岗,收你费用不退还。这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坑骗手段之一。一位浙江来广州的打工青年小曾去年7月前往某贸易有限公司交了报名费30元,工作一年保障费360元,不到半小时就被介绍到另一贸易公司面试,被同意试用,交上岗费30元,要他先去办理健康证,下周一报到。但小曾到防疫站了解到下周四才能拿到健康证,当时该公司称会留一职位给小曾。哪里知道小曾周一报到时,该公司说他无健康证不能签合同。周四小曾拿到健康证,该公司却说没有职位了,手续费不退。小曾赶到那家职介公司索还保障费时,只见大门紧闭,方知是个圈套!
陷阱三、几百元买会员卡,难满意屡受冷落。这是行骗职介的惯用骗钱手法。他们声称一次交多少钱便可多次为其免费介绍工作。事实上,他们要么给假的工作地址,要么与企业串通让面试永不合格。湖南来的小汪在某信息服务中心交了150元办了一张所谓的“会员卡”,该信息服务中心声称求职者凭此卡半年或一年内可以数次来此求职,中途对工作不满意可以换工作。后来,小汪对一份工作不满,找到这家职介机构,工作人员却推三阻四,不理不睬,总是推托“再等等”。
陷阱四、路边职介假广告,呼机骗钱人无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一时找工心急,投靠无门,往往相信了路边电线杆上的假广告。这些职介广告最“低档”,但开出的待遇、隶属部门却最“高档”。某打工妹看到一公共汽车站凉亭上贴的一张颇为诱人的广告,自称是某政府部门所属的酒店委托招礼仪小姐数名,专兼职均可,月薪1000—2500元,有意者可传呼某某。传呼通后,对方即叫该打工妹往某账户上存入500元,以后就再也没有音信。
陷阱五、野鸡职介无牌照,打完一枪换一处。这是最为低劣的诈骗手段。这些“野鸡”职介纯粹无牌无照,更没有固定地址。但他们却装模作样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显示其办公地点在高档写字楼,显得很正规,很有派头。广州一下岗工人按广告所说到了指定的地点,只见求职者人头涌动,便当场交了价格不菲的职介费,但过去了大半个月也不见音信,有一天过去一看,已是人走楼空!
陷阱六、美容美发做门面,叫你做“鸡”入狼窝。这是最为恶劣的诈骗手段。外来打工者,尤其是初涉世事的打工者最易上此当,一旦入了门,就难逃狼窝。江西一打工妹初来广州,举目无亲,没有关系进工厂,只好留心街边小张贴。一日,她发现了一张美容美发店招工的广告,自己的身高、年龄都与广告要求相符,心想还能边做边学手艺,何乐而不为。她按广告所写,找到一门面窄小的店中,面试很容易就合格了。老板先让她学洗头。只见那些洗头小姐与顾客调情骂俏,按摩着按摩着便与顾客一同不见了身影,她当即恍然大悟,瞅机会逃离了黑窝。
陷阱七、虚假职介开高薪,天方夜谭骗死人。打工者最想薪水高,行骗职介就开高价吸引你,不过这是永远也拿不到的。小王经某职介所介绍来到宣传月薪可达20000元的某化妆品公司当营销员,说好月薪是基本工资800元加提成,其一套化妆品据说是国外进口,价值2000元,可提成20%。小王尽心尽力地干了一个月,但并未卖出一套,公司以工作不合格为借口连基本工资都不发,还说小王没文化,广告只是说月薪“可达”20000元,并没说一定有!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