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乐吗?
□文/程光大
“你快乐吗?”常常会有人问你。我读过一则故事,大意是:从前有一位十分富有的国王,总是闷闷不乐,于是便亲自外出寻找快乐。当他看到一位赤脚农夫,正在放声歌唱,就问:“你快乐吗?”农夫回答“当然快乐!”国王颇感费解:“你这么穷也能有快乐?”农夫说:“我也曾因没有鞋穿而苦闷过,但当我遇到一个没有腿的人后,才发现我比他要幸福得多!”
快乐,是人的天性的追求,但每个人对快乐的标准和感受,却是如此不同。同一个时间,同一件事,有的人认为快乐,有的人则认为不快乐。为什么呢?原来是出发点和基础不同,观察问题的立场方法不同。其实,所谓快乐,不过是一种感受。只要你善于去思考、去比较,快乐就在你身边。正如故事中那位农夫那样,他也有快乐。
你要快乐,就得有乐观主义精神。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描写苏东坡的鲜明个性特征,就是他的乐观主义精神。苏东坡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对人生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不为失志而悲伤,生就一个乐天派。他经常和朋友效游,饱尝山光水色,吟诗作赋,自得其乐。邓小平90余年的人生,70余年的革命历程,大起大落,但无论经历何等坎何,他始终能以豁达平静的心态,笑对人生。正如四川青城山的一副对联所写:“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你要快乐,就要善于换位去思考。有位老太太,她的大女儿做伞店老板,小女儿开了间洗衣店。晴天,她担忧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她着急小女儿的衣服晒不干,终日忧心忡忡。后来有人劝她说:“你何不换个角度思考?晴天洗衣店生意兴隆,雨天买伞的红红火火,无论是晴是雨,你的女儿都得利。”老太太听后豁然醒悟,遂笑容满面。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如果你不善于去感受,看问题的角度不对,好事你也会看成坏事,而自寻烦恼;反之,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你要快乐,就应该有人生的正确目标。事业和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热心。快乐的秘诀,不是做你喜欢的事,而是喜欢你所做的事。当你经过艰苦奋斗和劳动付出而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时,那是最快乐的事了。人不应该对物质上贪欲,有非分的要求。有位伟人说过:“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所谓知足常乐,这是有道理的。
但愿快乐常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