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30日
维权之页
03

外来工的权益如何来维护

经济的发展加促了人口的流动,使外来工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权益往往因为是外来工的身份而受到了侵犯。所以如何增强外来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成为了人们谈论的话题。

据了解,在外来工中权益受侵犯的往往是学历较低的人群。一些公司把外来工当成廉价劳动力,在保险、工资、工伤待遇等方面不能得到与当地人同等的待遇。加之外来工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使权益屡受侵犯而束手无策,忍气吞生。究其原因,是这些外来工缺乏对劳动法的了解,不知什么权益是自己应具有的,往往将应得的权益轻易抛弃。为了得到一份工作,他们往往不与用人单位订立合同,即使订立也不看上面有没有保险、工资、工伤等待遇是如何规定的,一旦出了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后悔莫及。所以如何加强外来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成为当务之急。

这几年,外来工参加社会保险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社会保险能否实现覆盖全社会的一个难点。其实外来工参加社会保险是他们获取生活保障权益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必要特征,为外来工提供齐全、完备的保险,也是社会关心外来工的组成部分。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外来工参加社会保险,仍然存在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多的困难和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外来工流动性大,工作场所难以固定,常常中断参保。

维护外来工的权益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的要求。维护外来工权益是多方面的,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制定法规政策,一样也不能缺少。如东莞建立的特困人员医疗救济基金就涵盖外来工,又如一些城市对外来工的户口迁移、子女上学、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系列的倾斜和照顾。看来关心外来工不应是某部门的职责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

相信随着全社会对外来工问题的日益重视,外来工的权益和生活环境一定会大大改善。

■本报记者 章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