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技术工人也是“宝”
某国有企业一批合同到期的技术骨干,拒绝与企业续签劳动合同,而集体投身到一私营企业。这些不被国有企业重视的生产工人,在私营企业中,被当成了宝贝,工资翻番。
的确,在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眼里,知识分子是人才,一切优惠政策向他们倾斜是重点保护对象。而对工人,哪怕是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在他们的眼里,最多只能算是高级打工者罢了。
诚然,知识分子是人才,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同时,我们知道,企业是出产品的地方,要生存,要竞争,最终还得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最终还得靠生产一线有丰富经验的、技术过硬的工人来把关。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做基础,即使有精英人才提供的先进的工艺、先进的设计,最终却因产品制造质量不过关,消费者也不会买你的帐,企业最终也难以生存下去。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如果对基层技术工人对企业的发展作用重视不够,不把他们的作用提升到与企业发展、稳定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人才的战略高度上来认识,而当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简单打工者,伤害的不仅仅是工人的自尊,最终势必危害到企业自身的发展。
■冯建军